知乎热榜 ( ) • 2024-04-15 12:35
徐若航的回答

受害者心态是人对被迫害的焦虑:

如果是很小的时候还好,因为小婴儿不太能自己解决问题。有受害者心态至少表示这个孩子还会向外界求助。

只是人长大以后,如果没学会为自己负责,遇到问题了一直把责任推给别人就会比较麻烦:

比如小孩子可能在搭积木的时候,有人碰倒了一块,小孩子会生气地把所有积木都推倒;换成大人可能是进地铁的时候被人挤了一下,然后骂骂咧咧地错过地铁;又或者是觉得自己所有的不幸都是别人的错,等别人来帮自己,也不考虑自己可以为自己做点什么来让事情更好。

像《天龙八部》的萧远山,觉得都是慕容博毁了自己的一生,却在大仇得报的时候不知道自己还能干嘛。

有时人在面对过度的压力时,也会有受害者心态,毕竟把责任推给别人,自己暂时可以轻松一点——有些时候可以让人得到一些缓冲,又或者是避开一些麻烦,寻求一些必要的帮助。

核心区别在于人想不想自己做点什么让自己更好

只是如果人总是留在受害者思维里面,容易和现实脱节。严重的会出现泛化,比如本来是觉得一个恋人不好,后来会觉得所有男/女都不好……逐渐切断自己和外界的联系。

下次再遇到相同问题可能人还是容易受伤,因为人更多只是屏蔽了这件事,并没有消化这件事对自己的影响,比如不知道自己为什么会被糟糕的人吸引,也注意不到自己会如何影响别人。导致后来更不知道怎么和别人相处。

这虽然也是人的一种保护机制,比如精神分裂,偏执、分裂样/型人格障碍的人容易觉得所有事情都是别人的错,能让自己心里确定感更强一点,因为心里没多少能处理问题的空间。(很多时候需要咨询师在健康的部分寻找处理问题的空间)

而且,如果总是用受害者心态面对问题,人会倾向于更加消极:比如逃避、拖延、抱怨,但还会紧张、恐惧、焦虑、抑郁。时间长了什么事情都会看起来无法解决,人会更加没有安全感,也更加没有自信。

如果要摆脱受害者心态,很多时候需要一个人对自己有全面的了解,了解自己把哪些责任推给了别人,这种心态背后有哪些自己的需求,也能适当的依赖别人,理解自己如何决定了自己的人生,自己又能为自己做点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