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時精選 - 聯合新聞網 ( ) • 2024-04-15 15:34

面对AI的浪潮,什么样的教育才能面对挑战?由中央大学办理的非营利实验教育机构,桃园市趣创者国际实验教育机构,用兴趣驱动学习,让一群本来不爱看书的孩子,彻底改变,国中一年级的学生程度快速跳级中,直逼大学生了。中大并预估,这群孩子若继续如此,到国三不少人就可挑战大学课程!他们也指出,家长若有心想改变家中孩子,有三不与三要撇步,简单实践就能引诱他们爱上看书。

他们原来都是不爱阅读的孩子,最近却都变了。为什么?

/*.innity-apps-underlay-ad {z-index: 34 !important; }*/ .innity-apps-underlay-ad ~ .header {z-index: 35;} .innity-apps-underlay-ad ~ .main-content .inline-ads { background: transparent;} #eyeDiv ~ .footer{ position: relative; z-index: 2;} /* sizmek_underlay 投递调整置底 z-index 权重 */ .article-content__abbr__text {display:inline-block;} /* to be remove */

自幼就是不爱看书、甚至很讨厌看字的林彦腾,过去,让他看一下街上看板上的字,他都不愿意,反过来直接问是什么字;现在国小一年级的他,却是经常安静地看书看到不能自拔,吃饭时间到了人也没出现。甚至,安静得让奶奶误认他生病不舒服!

另外,国小二年级的Jason来自双语家庭,妈妈陈筱艳分享,Jason觉得中文对他很艰难,特别是书写时哪边要一撇、哪边要点、这里要一画都很累。但是,如今学中文这件事,不仅没击倒他,反而展现出兴趣。

六年级的谢东璇同学则表示,自己每一天都会阅读,阅读时都能融入在故事之中,甚至在脑中把书中内容变成影片;阅读也可以学习到课堂上没教的事情,现在,即使阅读长篇文章也觉得轻松。

这些学生为何改变?原来他们都在最近加入了桃园市趣创者国际实验教育机构的课程。七年来,这所学校培育学童的主要方式,就是借由透过巨量阅读和大量写作,进而培养出学生的兴趣。

兴趣驱动才能培养热情的创造者

要小孩自己拚命看书,广泛阅读?怎么可能?但在这里,却实现了家长的期待。来到现场,可以看到孩子们主动分享自己看到的书,还有人会扮演小小说书者。原来,背后引导的团队,可是有方法。

桃园市趣创者国际实验教育机构采取的,是一套兴趣驱动创造者(IDC)理论,由中央大学网路学习科技研究所讲座教授陈德怀花费十年时间所建构出来的。他不仅曾获得行政院科技贡献奖,2020年时, 再获得教育部国家奖座主持人,是台湾推动数位学习的先驱与标竿人物。

陈德怀认为,大多数亚洲学校以考试做为驱动力,与如何去学习(how to leran)的兴趣驱动完全不一样。他直言,考试驱动的文化说穿了就是依课纲内容目标在考试,阻碍未来的教育创新。

在这样的理念支持下,陈德怀自2014年开始,与亚洲学者共同合作,开发兴趣驱动创造者理论。这套理论聚焦在兴趣、创造和习惯3个核心观念,强调当学生的学习受到兴趣驱动时,他们就能进行知识创造,成为自动自发并充满热情的学习者及创造者。

国小高年级程度直逼高中

陈德怀与团队将这套理论落实在「桃园市趣创者国际实验教育机构」。这所教育机构是全国第一个由大学研究团队所办理的非营利实验教育机构,成为创举。

截至目前为止,趣创者国际实验教育机构共有95位学生,每个年级约10~20人不等。更关键的是,入学的学生家长必须认同这套理念,其中包括家长每日必须与学生有一起阅读的时间,学生才能入校就读。

截至目前为止,学校已迈入第7个年头,第一届的学生,目前已经就读国中一年级。

学校提出数据指出,一年级至三年级,每学年阅读高达550本图画书及桥梁书;四至六年级,每学年则阅读73本国中到高中程度的书籍,都是超前现有课网内容程度。

陈怀德直言,这样跨级的表现,甚至预估他们国中三年级时,有一半学生可以修中央大学的课程。

中央大学网路学习科技研究所讲座教授陈德怀花费10年时间建构出趣创著理论。远见记者/胡华胜摄影中央大学网路学习科技研究所讲座教授陈德怀花费10年时间建构出趣创著理论。远见记者/胡华胜摄影

教育现场最大挑战学生缺乏兴趣

桃园新教育局主任秘书蔡圣贤认为,现今教育现场面临到一个比较大的挑战,发现孩子的学习动机是薄弱的,怎么样让孩子主动的去学习成为关键课题。

针对这样的状况,特别调查询问孩子,最后得到的回馈是「学这个干嘛」「学这个只为了考试」或是「不晓得它的用途在哪里」,由此看到孩子们对于学习缺乏兴趣与动机。

蔡圣贤认为,孩子若有学习动机和兴趣,就像是有了一对翅膀,可以达到自我实践之境界;而这也是教育的核心价值。

希望环境能改变,透过教学样态,给孩子们的知识跟能力也有所不同。桃园目前在实验教育(学校)这块,学生约有1000人,目的就是希望让不同的孩子,能够在他适合的学习场地里头来进行学习,教育更多元的发展。

家长如何陪读?请实践三不与三要

至于无法参与桃园实验计划,却有心想让孩子多阅读的家长,该怎么做?他们提出了三不与三要:

三要主义

1. 要身教

• 以身作则,当孩子阅读榜样

• 陪伴(同一空间各自阅读)、聊书荐书、鼓励赏析

2. 要兴趣

• 兴趣是来自于书中的内容,不要外在目标、奖赏,让他们看自己有兴趣的书籍

3. 要习惯

• 固定时间、固定地点阅读持之以恒

三不政策

1. 不光说

• 不要叫孩子阅读,自己不阅读,身教重于言教,模仿是最有效的学习方式

2. 不冲量

• 不以追求阅读书籍数量为目标,因为这是最有效破坏阅读兴趣的方式

3. 不3C

• 使用3C及看短影音,绝大都分的时间不是为了学习。只有绝对为了学习的目的,才能使用数位工具,而且要限制时间

已经养成习惯大量阅读的学生,看到整页满满的文字也能耐心读完。远见记者/胡华胜摄影已经养成习惯大量阅读的学生,看到整页满满的文字也能耐心读完。远见记者/胡华胜摄影

AI时代,反而更需要巨量阅读

面对当前的AI浪潮,AI时代未来的人才图象会是怎么样了?陈德怀老神在在的指出有这3个特质,更认与这套IDC理论相通:

• 博学者(polymath)

• 多重兴趣者(multi-interest pursuer)

• 共创者(co-creater)

陈德怀早在40年前,在美国攻读博士时,论文就是结合人工智慧(机器学习)与学习之研究,在对机器学习研究的好奇心下,提出AI Learning Companion的观念,可以说是AI学习的先驱。当时并发展出一套原型系统,让学生可以学习微积分。

对一般人来说,AI的出现可以说是横空出世的惊奇,陈德怀认为AI时代的人才,必然是一位兴趣驱动创造者,需要透过巨量阅读、博览群书,才能发展多项个人兴趣,并触类旁通,以解决未来各式各样之复杂挑战,成为游刃有余的新时代人才。

陈德怀重申,学习表现优异固然重要,最重要还是学生学习过程富有乐趣、享受学习,并努力追求新知。学习过程必然是兴趣驱动才能获得好效果。

(本文出自2024.04.13《远见》网站,未经同意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