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時精選 - 聯合新聞網 ( ) • 2024-04-20 08:02
沛尔生医创办人暨董事长林成龙。商业周刊提供沛尔生医创办人暨董事长林成龙。商业周刊提供

【文●游羽棠】

一位教授,如何让台湾不输国外大厂,有机会拚出国际瞩目的癌症细胞疗法CAR-T(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技术)?

二○二三年底,瑞士药厂诺华(Novartis)的抗淋巴癌新药纳入健保给付。这款要价高达八百一十九万元的药物,便是运用近年火红的CAR-T技术,预计每年嘉惠约百名患者。

/*.innity-apps-underlay-ad {z-index: 34 !important; }*/ .innity-apps-underlay-ad ~ .header {z-index: 35;} .innity-apps-underlay-ad ~ .main-content .inline-ads { background: transparent;} #eyeDiv ~ .footer{ position: relative; z-index: 2;} /* sizmek_underlay 投递调整置底 z-index 权重 */ .article-content__abbr__text {display:inline-block;} /* to be remove */

全球市场复合年增率近2成
辉瑞、娇生都砸重金投入

「患者经过传统免疫化疗,一线、二线用药都无效,再复发,临床上才能用(CAR-T),」台大医院内科部主治医师吴尚儒解释,目前市面上CAR-T产品对癌症患者的根治率约四成,「但这些人过去被认为百分之百没机会(根治)。」

临床研调机构艾昆纬(IQVIA)指出,全球CAR-T市场规模复合年增率达一八.五%,二○三○年将超过新台币四千六百亿元。这促使全球前十大药厂就有八间竞相投入,包括辉瑞、娇生、AZ,都豪掷数十亿美元投资。

但这门创新技术,并非国外大厂专利。由创办人暨董事长林成龙领军的沛尔生医,产品也已经进入临床二期试验,是台湾最接近产品上市的业者(详见五十八页文)。

而且摊开沛尔生医投资人名单,犹如科技巨头点将录:纬创资通、宏碁集团名列前两大法人股东;广达电脑共同创办人梁次震亦以个人名义投资。

这群投资人愿意注资沛尔的关键,就是林成龙。

在英国求学、任教多年,林成龙累积免疫治疗的研究实力,除了发表多篇重要研究,至今也累计超过一千例免疫治疗经验。

「Steve(林成龙英文名)在免疫治疗这块有独到之处,有效帮助我身边的人延长寿命、提升生活品质,体会到他在临床实力跟学术成就的连结,」宏碁集团董事长陈俊圣表示。

他弃高薪教职,返台创业
盼「至少为台湾干过这事」

林成龙身上拥有许多醒目标签:参与过台湾早期器官移植的医疗团队、牛津大学医学博士、曾任世界排名前十的伦敦帝国理工大学(Imperial College)医学院讲座教授(编按:等同台湾的主任级)。

他也总快人快语。当媒体询问,上市仪式会不会有舞龙舞狮、走红地毯?原本笑脸迎人的他立刻否决,「这是病人的救命钱,不要张扬,」看气氛严肃,他赶紧解释,如果你每天都有病人死于Cancer(癌症),不会有敲锣打鼓的心情。」

被问及,为何放弃英国高薪教职,砸大笔积蓄返台创业?他论述的是,希望台湾生技业者们能借由CAR-T新药串联产业聚落,共同站上世界舞台。更直言,年逾六十,赚更多钱都只是遗产,游子久违家乡,只盼,「告别式那天回想,至少为台湾干过这件事。」

然而,能打动这群久经沙场的科技大老,林成龙可不只有医学实力与崇高理念。

宏碁集团创办人施振荣观察,「林医师不是只谈技术,他很有突破性的商业想法,这跟一般医师不太一样。」

「到国外才知道,不该以学界跟产业界的结合为耻,」林成龙回忆,在台湾学界,教授开公司会被说不务正业,但,「伦敦开了我的视野。」

他说,英国教授的研究经费丰厚,他五年拿到约合新台币一亿元的经费,这全是民众血汗钱,「发表文章在《Nature》(编按:科学领域顶尖期刊)又怎么样?你做的研究对这社会有没有贡献更重要。」

当时他的学校位在西伦敦,开车约二十分钟的距离,是世界前十大药厂葛兰素史克(GSK)。药厂会有专人筛选教授的研究领域、关注进度,若有兴趣,就会约在周五下午喝咖啡交流,「及早判定有没有商机?如果有,就透过药厂转为商业化应用。」林成龙说。

当时,教授甚至还得上台「拉赞助」,实际体验商业世界的残酷。林成龙解释,英国大学鼓励教授申请专利、开公司,由于每年维持专利的费用约十万美元,相当高昂,「学校只帮你出三到五年,接下来就要自己找人投资。」

该校每年会举办媒合大会,邀请摩根大通、高盛、花旗等投资银行出席。为此,每位教授都得盛装穿上教授袍,十分钟介绍自身研究亮点、五分钟问答。

因「爱钱」获投资人肯定
平衡商业现实,实现好点子

「这对我冲击非常大,」林成龙回忆,当时一名投资银行家在问答环节抢先举手,只问了一个问题:「你爱钱吗?」

他坦言,当下感觉被冒犯,身为医师,投入研究是为了病人,却被如此质问,「但我愣了一下,回他,谁不呢?」

令他印象深刻的是,对方旋即两手一摊,明显松了一口气。这才说明,太多医师都回答不爱钱,只在乎人类健康,但,「我不可能把客户的钱交到不爱钱的人手里,你不爱钱,就不会珍惜这份资源,」那人后来选择投资林成龙的公司。

「原来教授不爱钱,就没有人要投资,你的好点子很难影响社会,」林成龙解释,这让他转念,脑袋要变,才能发挥影响力。一名不愿具名的投资人指出,林成龙平衡理想与商业现实的能耐,也体现在他的企业布局。不只是做CAR-T产品,也建工厂,要自行生产关键原物料,也就是CAR-T的载体——慢病毒(Lentivirus)。

前述投资人回忆,林成龙曾说,好的原物料能提升产品性能,如能以自行生产的载体取代进口货,更能稳定品质。林成龙也观察到,许多国外CAR-T产品都因为慢病毒供应量不足,成品制程延宕。

未来,沛尔每年有三百例的慢病毒产量,不只自用,也能满足同业需求,增加收入来源。这显示林成龙具备产业链的思考能力,「不会只想到手上在做的事,(而是)一块一块把拼图拼起来,创造更大价值。」前述投资人说。

上市前的一次茶叙,媒体积极询问林成龙,预期市占率、营收,以及何时损益两平?他即使早有具体规画,却一反生技业乐于擘画愿景的常态,仅低调表示,「可以说我们走得比较前面,这样就好。」

即使私下追问,林成龙仍解释,目前更关注如何提高产品良率、降低生产成本,「要让更多病患享受到负担得起的医疗,才有谈市占率的意义。」

听闻此事,认识林成龙多年的施振荣认同,「创造价值,客户满意才会赚钱,如果一心想赚钱,就是错误的开始。」他认为,生技产业不缺源头的研发能量,但要能把价值扩及市场端,就会是企业营运很大的挑战,「他(指林成龙)的成就感是来自对客户的服务成功率,那是对的,越高,才有公司存在的价值。」

生技产业的商机,起源于对抗疾病的决心,但若只重研究、轻商业,通常新药也难真正问世;可是,若只问商机,不顾人性,那企业也终将走向歪斜。

林成龙的创业起源于医者仁心,但能兼顾商业思维,先自助,才能获得有力资源相挺,促成心之所愿。

※更多精彩报导,详见《商业周刊》网站。

※本文由商业周刊授权刊载,未经同意禁止转载。

延伸阅读》

外派越南5年,返台最难适应的10件事:薪资贬值30%、生活成本涨250%

存款只有3百万怎么退休?他50岁起每月投资「这个数」,估65岁退休可存3千万

「辛苦赚来的BMW,不会到安养院来看我…」一位老先生的告白:别花太多时间追求物质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