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時財經 - 聯合新聞網 ( ) • 2024-04-22 16:41
台南大学锂离子电池研究发展中心教授张家钦。 王郁伦摄影台南大学锂离子电池研究发展中心教授张家钦。 王郁伦摄影

近两年锂电池产业快速发展,对人才需求孔急,相关科系毕业生手上工作机会是过去2~3倍,鸿海拿出奖学金在毕业前给出近百万年薪条件网罗人才,但即便台湾相关学系人才不算少,一位教授也不讳言指出,一流的化学材料人才毕业后常被台积电网罗,对电池产业而言十分可惜。

回专题:逆风中的超级电芯国家队

延伸阅读

电芯国家队 1/台湾电芯曾是世界第二,人才却流入中国大陆

.coverstoryad { min-width:100% }

电芯国家队 3/台湾电芯供应链新机会 业者放眼「电池回收」生意

电芯国家队 4/台厂机会来自美中冲突?业者吁政府奖励

「我们台湾有非常好的材料人才,要不然我们的台积电不会这么的强。」台南大学绿色能源科技学系教授暨环境与生态学院院长张家钦指出。

直到近年,台湾电池产业发展加速,人才需求也增多,过去化学材料相关领域人才毕业往往以至半导体业工作为目标,如今锂电池产业如何跟半导体业抢人才,成为业界伤透脑筋的课题。

张家钦即坦言,每年培育的学生人数不少,可惜业界招才仍相当辛苦,他也分享自身教学经验,曾经发现一位很棒的学生,鼓励他留在学界继续攻读博士班做研究,但可惜的是「他跟我讲,已经跟台积电签好约了,所以硕士只要做到可以毕业的水准就好。」张家钦坦言,身为一个引导者一位老师听到这个答复,觉得很可惜。

「电池产业遇到最大的问题就是,它是一个资金密集、技术密集,然后利润薄弱的产业,像晶圆代工是资金密集、技术密集,但是利润很好。」张家钦分析,各国倾国家之力投入电池研究,但台湾相对以自由经济角度看待,政府策略是开拓应用需求,以引动民间新资金投入,也因此,企业研究经费很难跟国际上国家级资金相比。

不过虽经费有限,但台湾电池材料的人才能力并不差,20年前曾有一批人才前往中国大陆,协助造就对岸成为电池帝国,而10年前,台湾的材料学者也大量被重金礼聘前往中国交流分享研究成果,如今随台湾电池产业卷土重来,当年出走台湾的这批电池战将返台,如何将中断的10年追回来,是现在台湾电芯业者心头上最重要的事。

产学界抱团合作,人才需求从材料到IT

张家钦坦言,台湾过去培养了一些高阶材料及电池制作技术人才, 所以能元科技才能获得Dyson吸尘器大厂青睐,兴能高在特殊小电池也曾是领导者,只可惜这类利基市场一长大,就有很多竞争者跳进来。

台湾能一度在国际领先,意味技术没有问题,但为何在电池领域长不出像台积电一样的独角兽?张家钦表示,这跟整体策略有关,台湾电池利润低的原因是矿材全仰赖进口,若台湾无完整的策略是无法克服这个先天竞争力关卡。

张家钦是台湾电池学界知名教授,除在台南大学主持「锂离子电池研究发展中心」,实验室内有一条电池试产线,张教授领著一群学生投入实作研究,同时也是「锂电池产学联盟」召集人,包括中碳、聚和、立凯及鸿海均是长期会员,与成功大学材料系教授方冠荣的「先进电池材料产业联盟」每年定期举办电池论坛,成为产业与学界交流的重要平台,不仅促成学术研究走向商业量产的可能性,也让产业需求能与实验室产生连结。

「不是有一个专利,就可以把它变成产品。」张家钦带领的研究团队,除承接委托案协助做样品试产或验证,年承接案金额超过千万元,业界指出,业界研发电池产品若想要试产验证,北台湾可以找工研院,南台湾则以张家钦团队为首,过去张家钦也在业界累积7年资历,是少数有产学界两栖经验的专家。

产业不只有需要材料人才,台塑新智能总经理刘慧启坦言,包括电力管理系统或电池管理系统等电力控制人才,还有投入商用车电池,对车辆机构设计的人才需求也都持续扩大,他举例,台塑第一期彰滨厂就要招聘1300人,而鸿海更预期高雄厂区量产人力上看2000人。

台塑新智能总经理刘慧启。记者曾学仁/摄影台塑新智能总经理刘慧启。记者曾学仁/摄影

台湾电池产业人才需求直线上升,业界也纷纷与大学合作,就人才培育与专案研发投入资源,鸿海就传出补助硕研生奖助学金,签约学生毕业后要到鸿海实习,学生实习期间年薪就近百万元(含加班及奖金在内),台塑新智能则除投资明智大学固态电池产学合作2.2亿元,并与成大合资公司投入微藻固碳技术。

台湾电池产业安静了快10年,如今正重新积蓄能量,要迎来春天。

企业专访

•能元科技

•台塑新智能

•鸿海

•格斯科技

•有量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