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分析人士指出,现阶段,监管当局更可能从打压高息揽储等行为着手,缓和银行负债成本上行态势。

• 美联储降息预期推迟,中国政策利率难降
• LPR亦有望延续稳势,限制存款利率下调空间
• 存款利息属居民收入,监管也不愿轻易下调
• 料监管续敲打高息揽储,边际缓释银行负债刚性之苦
中国金融监管部门去年连三季推动存款利率下调,仍未有效逆转银行负债平均成本上行之势;进入二季度后,市场热盼再一轮调降以缓银行净息差收窄压力,却迟迟未果。业内人士称,去年三次存款降息均与LPR(贷款市场报价利率)下调相匹配,料中短期内存款利率再调降概率较低。
他们指出,目前中国经济基本面有所企稳,美国通胀高企、降息预期不断推迟,汇率掣肘下国内MLF(中期借贷便利)等政策利率难降,LPR亦有望继续持稳,限制存款利率下调空间;现阶段,监管当局更可能从打压高息揽储等行为着手,缓和银行负债成本上行态势。
一位接触多家银行的机构人士称,去年存款利率下调都与LPR调整相匹配,“不会只动存款(利率),不动LPR,...今年2月五年期LPR下调,对应的就是去年末的那次存款降息。”
该人士进一步指出,在当前经济环境下,存款利率其实还不够低,仍有较大幅度的下调空间,但当下监管当局并无意行此事,原因之一就在于暂时不想推动政策利率和LPR进一步走低。
他表示,从资负匹配角度看,如果以国债利率作为资产端收益率的代表,在2020年以前国债利率均高于存款利率,即资产收益高于负债成本,之后则转为倒挂;不过,近年来随着存款利率多次下调,国债利率与长端存款利率倒挂程度已有所收敛。
根据中金公司测算,在去年底超预期存款降息后,国有大行实际执行一年/三年期存款利率可能降至1.8%/2.3%左右;而中债登数据显示,目前一年、三年期国债到期收益率则为1.68%、1.98%。
另外,由于存款利率也属于居民的收入,在增加居民收入、提升消费能力的政策导向下,监管也不会轻易下调存款利率。
“下调存款利率损害的是储户的利益,”一位国有银行人士称,如果监管层想维稳银行息差,还需要寻找其他契机。
中国外汇交易中心总裁张漪去年末撰文指出,在市场利率下行期,存款利率自然也会跟随降低;但同时也要看到,存款利率也事关老百姓金融资产保值增值。
美国强劲的经济数据令年内美联储开启降息的预期持续后移,中国货币政策放松空间恐亦受限。中国央行官员近日“畅谈”低利率环境的风险,分析人士称,这意味着在美联储启动降息之前,央行料不愿下调政策利率。
中国4月LPR未出预料继续按兵不动,其中一年期连八月持平,五年期则在2月大幅调降后连两月走稳。分析人士表示,当前银行净息差压力未消、人民币汇率贬压难减,加之一季度经济数据稍见起色,诸多因素令本月LPR下调迫切性继续降低。
去年12月下旬全国性银行开启年内第三轮存款利率下调,其中一年及以内定期存款下调10bp(基点),两年期下调20bp,三年和五年期均下调25bp;前两次下调则分别发生在6月上旬和9月初。中金公司称,这可能是2016年以来综合幅度最大的一轮存款利率下调。

重点敲打高息揽储

业内人士认为,监管继续引导下调存款利率暂时无望,当前监管的重点更可能是优化竞争环境、打击各类高息揽存等违规行为,以缓释银行负债成本上行压力,比如近期就已叫停手工补息操作。
“打压手工补息对存款成本上行的影响虽然有限,但其实(手工补息的)规模也不小,”前述机构人士指出,这类行为主要会提高对公存款成本。
该人士续称,此外,目前还存在一些市场化的活期存款产品,比如协定存款、通知存款等,这些产品的利率也较高,还有继续下降的空间。
路透此前从消息人士处获悉,中国市场利率定价自律机制4月8日发文,要求商业银行即日起不得以任何形式向客户承诺或支付突破存款利率授权上限的补息。
一位国有银行地方分行人士还谈到,在银行为存款焦头烂额之际,资金掮客也明显活跃起来,对存款利率上行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希望这类行为也能引起监管关注。
“一些人不知道是怎么知道银行支行行长们的电话的,一到月末、季末需要(存款)冲刺的时候就打过来谈价格,”他称。
该人士进一步指出,那些向银行兜售存款的人,一旦与支行长谈妥利息或者手续费,不需要开卡等任何流程,只要银行的客户经理发一个二维码,直接扫码进入界面存款,系统上就可以显示这笔资金已经归属某一家支行。
其表示,各个支行也会根据资金松紧程度来决定这类存款具体的价格,有些任务重的支行确实会走高价买存款这条路。
“这些钱只存一天,”他称,各家银行就是为了争排名,让市场的占比等数字好看一点,但最终“受伤”的还是银行。
中国国有四大行2023年财报显示,近三年企业存款平均利率均呈现逐步走升趋势,其中工商银行和农业银行2023年上行幅度最大,分别达到20BP、27BP;此外,对公活期存款利率亦均呈现升势。

文章来源:路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