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Beta.COM - 中文业界资讯站 ( ) • 2024-05-22 15:41

潮汐大起大落时,澳大利亚亚瓦贾巴岛周围的高原形暗礁就会露出水面。西澳大利亚的金伯利海岸是澳大利亚乃至世界上潮差最大的海岸之一。在科利尔湾(Collier Bay)的蒙哥马利礁(Montgomery Reef),退潮时水位会急剧下降,使高原形的珊瑚礁露出水面数米。

Montgomery-Reef-Collier-Bay-Australia-High-Tide.jpg

2024 年 4 月 21 日,陆地卫星 9 号上的陆地成像仪-2 在涨潮时拍摄的澳大利亚亚瓦贾巴岛周围的蒙哥马利礁卫星图像。

Montgomery-Reef-Collier-Bay-Australia-Low-Tide.jpg

大地遥感卫星 8 号上的陆地成像仪拍摄的 2024 年 4 月 29 日退潮时澳大利亚亚瓦贾巴岛周围蒙哥马利礁的卫星图像。

由于金伯利沿岸地势平坦,呈大陆架状,潮汐变化在这一地区尤为明显。这对图像显示的是 2024 年潮汐涨潮时(左)和退潮时(右)的珊瑚礁。4月21日,大地遥感卫星9号上的OLI-2(业务陆地成像仪-2)拍摄到了涨潮图像;4月29日,大地遥感卫星8号上的OLI(业务陆地成像仪)拍摄到了落潮图像。

退潮时的生态动态

涨潮时,可以看到蒙哥马利礁内的沙质小岛和红树林覆盖的主岛亚瓦贾巴(Yawajaba),但礁石大部分都在水下,看不到。退潮时,水位会下降多达 10 米(33 英尺),露出大堡礁广阔的阶梯结构和亚瓦贾巴周围的浅泻湖网络。

当潮水从礁石上倾泻而下时,外流的海水会变得汹涌澎湃。有时,从礁石上倾泻而下的白水会形成数十条小溪和小瀑布,流入礁石内更深的水道,这对游客来说是一种奇观,对野生动物来说则是一种危险。当海水流走时,可以看到鱼类、海蛇、海龟、黑礁鲨、儒艮和其他生物在珊瑚平台上翻滚。退潮时,偶尔会有动物搁浅在裸露的珊瑚礁上。

蒙哥马利礁的地质和生物特征

蒙哥马利礁的结构并不完全是珊瑚的产物。它曾是由白云岩和砂岩构成的平顶陆地台地,形成于大约18 亿年前。最近,这一古老的结构被一层海洋生物的外衣所包裹,尤其是菱锰矿--一种自由漂浮的珊瑚藻类,它为珊瑚礁的周边增添了许多结构。

由几种类型的硬珊瑚和软珊瑚组成的群落覆盖了约 20% 的珊瑚礁表面,尤其是在水池和水道边缘的深水区。与澳大利亚和世界其他地区的珊瑚相比,金伯利海岸的珊瑚(如蒙哥马利礁上的珊瑚)以异常顽强的生命力而闻名。它们已经适应了潮汐变化带来的温度波动,并能承受退潮时紫外线和风的照射。

但是,即使是这些坚固的珊瑚也并非坚不可摧。2016 年的海洋热浪是第三次全球白化事件的一部分,据科学家报告,蒙哥马利珊瑚礁和金伯利海岸的其他珊瑚群落出现了大面积的珊瑚白化现象。

监测和未来关注

2024 年 4 月,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NOAA)证实全球珊瑚正处于第四次全球白化事件中,但蒙哥马利礁当地尚未出现白化报告。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珊瑚礁观测站的热应力地图显示,2024 年 5 月中旬,西澳大利亚西南部和靠近赤道地区的珊瑚面临着更大的白化风险。

编译来源:ScitechDaily

Lauren Dauphin 利用美国地质调查局提供的 Landsat 数据拍摄的NASA地球观测站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