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新闻 - 首页头条 ( ) • 2024-05-29 13:47

家门口的城市漫步也可以有深度、有内涵,有趣又好玩!5月25日,“向光而行·海派寻源”城市行走游开启了“超胜会通”线路的Citywalk,20多位市民跟随《上海日报》城市和建筑历史专栏作家乔争月,走进土山湾博物馆,拜访徐光启纪念馆,参观上海气象博物馆,在细细解读中,感受海派之源的独特人文魅力。

在聆听中感受生命不息的力量

“被称为土山湾博物馆镇馆之宝的中国牌楼为什么总体颜色深浅不一?这是因为,它曾流失海外,并曾惨遭破坏,为了让大家记住这段历史,在修复过程中,特意呈现出深浅不一的两种颜色,深色部分为当年的原件,浅色部分为后修复的部分。”

“你知道吗?漫画《丁丁历险记》中唯一真实人物‘中国张’,原型是中国艺术家张充仁,而他是从土山湾孤儿工艺院里走出来的雕塑家。” 

“你能想象中国孤儿的作品进入布鲁塞尔的博物馆吗?1906年,当时的比利时国王利奥波德二世在土山湾孤儿工艺院定制了一整套‘中国宫’,整个建筑高18米、长30米,由上万件柚木材料拼装而成,目前保存在比利时布鲁塞尔莱肯宫内。”

乔争月旁征博引,将土山湾博物馆的历史和发展娓娓道来,让前来参观的市民游客听得津津有味。 

土山湾博物馆原址为土山湾孤儿工艺院,是中国西洋画的摇篮,亦是中国工艺美术走出国门、走向世界的先导,创造了中国工艺史上的诸多第一,掀开了中西文化交流史的重要一页。在这里,也诞生了许多艺术名家,他们从学徒工开始,经过艰苦的磨砺,成长为艺术大家。

正在读初中的吴同学被土山湾孤儿们的故事深深触动。他告诉记者,自己曾经看过小说《野芒坡》,主人公就是土山湾孤儿,“那是一个在困境中寻找希望、在挑战中坚持梦想的故事。它提醒我们,无论身处何种环境,都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命运,实现自我价值。”

在行走中了解城市历史与文脉

参观完土山湾博物馆后,一行人又来到了徐光启纪念馆和上海气象博物馆。

今年是徐光启诞辰462周年,徐光启被称为中西文化交流第一人,“欲求超胜,必先会通”是他的名言,也是他的学术思想核心,更是留给上海这座城市的精神遗产。

位于光启公园西侧的徐光启纪念馆,通过世界眼光、科学精神、爱国情怀、高尚情操四大版块,以文字、图片、模型、实物、多媒体等方式,向市民游客展示着徐光启精神的现实意义和当代价值。

作为中国唯一的百年气候站,上海气象博物馆内展示着诸多关于气象、天文的重要历史片段和发展足迹。从1872年至今的近一个半世纪中,徐家汇观象台从未间断过对上海气象观测的记录。

最让市民游客感兴趣的是上海年平均温度变化柱状统计图,它展示着自1872年徐家汇观象台建成至今的上海年平均温度变化曲线。大家都兴致勃勃地研究,自己出生那年上海到底热不热。

“虽然我是个地地道道的上海人,但要不是参加了这个活动,有些历史和故事还真是不了解。”当天的城市行走游结束后,市民李先生发出由衷地感叹。他表示,城市的历史经过挖掘整理、妥善的留存呈现后,还能通过这样的Citywalk形式,让大家有感性而系统的认识,真是好极了!“也就半天的时间,但可以让我们对城市历史和文脉有一个形象的认识。”

据了解,为了让市民游客更为全面地领略徐家汇地区的人文风光和历史底蕴,徐家汇源景区此次特别推出了“文定书香”“超胜会通”“万国坤舆”“西学东渐”4条行走线路,此前已经行走了“文定书香”“西学东渐”两条线路。第4条线路“万国坤舆”的行走将于6月份开启,市民游客可关注“徐家汇源景区”微信公众号进行预约,届时将可跟随《历史人文之城》主编李平,游览土山湾博物馆、徐光启纪念馆、徐家汇书院、上海气象博物馆,在走走、听听、看看中,对海派文化“寻根溯源”。

记者:王永娟

原标题《家门口的Citywalk!这4条行走线路,您一定要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