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時精選 - 聯合新聞網 ( ) • 2024-06-05 08:34
传统的观念,总觉得事实只有一个。遇到冲突时,必须先厘清事实的真相,才能作后续的处理。结果却往往卡在「事实为何」的争辩中,根本无暇处理冲突。示意图。图/Ingimage传统的观念,总觉得事实只有一个。遇到冲突时,必须先厘清事实的真相,才能作后续的处理。结果却往往卡在「事实为何」的争辩中,根本无暇处理冲突。示意图。图/Ingimage

文/周明文(台湾性教育学会理事)

●发生什么事/当众说糗事 丢我脸 只是个玩笑 小气鬼

小美与子青是一对夫妻。子青当众说了一件有关小美的糗事,惹得大家哄堂大笑。回到家,小美生气地责骂子青。子青觉得很无辜,他觉得那只是个不伤大雅的玩笑而已。

/*.innity-apps-underlay-ad {z-index: 34 !important; }*/ .innity-apps-underlay-ad ~ .header {z-index: 35;} .innity-apps-underlay-ad ~ .main-content .inline-ads { background: transparent;} #eyeDiv ~ .footer{ position: relative; z-index: 2;} /* sizmek_underlay 投递调整置底 z-index 权重 */ .article-content__abbr__text {display:inline-block;} /* to be remove */

但小美完全无法认同,她觉得当众给她难堪,简直是奇耻大辱。她要求子青道歉,但子青不肯。因为子青坚持那只是个玩笑,他也无意侮辱小美,所以无需道歉。子青反而责怪小美气度太小。

两人为了这件行为究竟是玩笑或是侮辱而争论不休。气愤之余,甚至开始互相指责、口出恶言。夫妻关系因此陷入僵局。

●专家怎么说/思考角度 因人而异 改变观念 也不容易

有一间小房子,屋顶的正中央,有一个圆形的天窗。房子里有十个人,散布在各处。请每个人画出屋顶的窗户。你会发现只有站在正中央的人,会画出圆形的窗户。其他的人则会画出椭圆形,而且每个人的椭圆形都不一样。

如果你告诉画出椭圆形的人:「你看错了,它是圆形。」对方可能狐疑了一下,再次看向天窗3秒钟,然后告诉你,明明我看到的就是椭圆形,怎么会是圆形呢。他没有说谎,他看到的,真的是椭圆形。

如果你移动这个人的位置到正中央,他才会看到圆形的天窗。但他可能不想移动,甚至会问你,为何他要移动位置。所以要移动一个人的位置并不容易。同样的,要改变一个人思考事物的角度也很不容易。

同一物品,因为不同的角度会看成不同形状。同一事件,也会因为每个人的价值观与人生经历不同,而变成不同的事实。对当事人而言,眼中呈现的影像或心中呈现的事实,都是正确而不容置疑,很难动摇。

传统的观念,总觉得事实只有一个。遇到冲突时,必须先厘清事实的真相,才能作后续的处理。结果却往往卡在「事实为何」的争辩中,根本无暇处理冲突,如小美与子青。

在事实为何的争辩中,人们常认为自己的认知才是正确的。当听到对方所描述的事实,与自己的认知完全不同时,常会感到困惑,甚至会怀疑对方说谎或存心狡辩,进而产生不信任感。

彼此的不信任,很容易使得原先的讨论,转为互相攻击。此时双方就会启动攻击防御机转,进入战斗模式,停止理性的沟通。结果,不但原先的冲突无法解决,反而增添新的冲突,进一步伤害彼此的关系。

●我该怎么做/与其争辩真相为何 不如了解对方感受

如果大家可以改变观念,接受「同一事件可以有两个事实」。那么事情的发展可能会截然不同。当发现两人所认定的事实不同时,非但不会讶异,反而可以镇静、理性地面对。也不会为了事实真相为何,而争论不休。

我们可以暂时把对错抛在一旁,仔细聆听对方所叙述的事实。或许对你而言,它的内容有些荒谬。但你还是要以尊重而包容的态度去聆听,因为这是了解对方想法,以及隐藏在背后的价值观及过往经历,一个很重要的途径。

如子青的开玩笑,却成为小美认知中的侮辱。与其争辩什么是真相,倒不如努力了解对方的想法及感受。子青应该虚心学习,原来这样的行为,对小美而言就是侮辱。子青应该尊重小美的感受,诚恳地道歉,并避免再犯。

如果再深入探究,或许会发现小美的原生家庭比较一板一眼,很少开玩笑。而子青的原生家庭恰好相反。也就难怪对于同一行为,两人会有截然不同的认知。

小美也可以试著了解,开玩笑是子青原生家庭的习惯,并没有恶意。小美视为侮辱,其实是基于自己过去的经验所作出的解读。所以在子青道歉,并保证不再犯之后,小美就应该安抚自己的情绪,原谅子青,、言归于好。

如果小美肯适度地改变自己的观念,接受有些调侃只是开玩笑,而不是侮辱。或许以后,小美可以对类似的事件一笑置之。如果能够互相了解、互相包容、互相协调、互相影响,伴侣相处就会愈来愈幸福。

所以,与其争辩事实为何,倒不如仔细聆听对方所陈述的事实。即使与你的认知有极大的差异,也给与尊重及包容。若能进一步探究对方的价值观以及过往的经历,必然可以更加了解对方。唯有尊重及了解,才是解决冲突,和谐相处的不二法门。

●学校教了许多科目,却漏了重要的「爱情婚姻学」,所以大部分的人都是一知半解地走入情爱,遇到问题不知如何因应。「周医师情爱聊天室」每周三与您聊聊爱情及婚姻的道理,助你追求幸福人生。如何收听?苹果手机的PODCAST,安卓手机的spotify中,搜寻即可找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