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時 | 中央社 CNA ( ) • 2024-06-12 12:28

(中央社纽约11日综合外电报导)彭博专栏作家瓦斯瓦尼(Karishma Vaswani)今天发文指出,中国占领台湾、干扰其防御、混淆其盟友的最简单方法,并不是代价高昂且危险的入侵行动,此举也会引发美国采取军事手段回应。

他认为,现在最可能的选择是专家所说的隔离,将控制台湾港口并摧毁经济。台湾新政府及其从美国到日本的国际伙伴,需要认识到这种可能性,并制定应急方案。

彭博报导,尽管中国人民解放军发动封锁,会被国际社会视为军事行动,但较为低调的「隔离」将涉及中国海警,理论上不会引发美国及其盟国在彻底入侵时可能会有的反应。美国总统拜登之前曾公开讨论过这种可能性,美国陆军官员也正在进行兵棋推演。

美国外交政策智库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Center for Strategic and International Studies, CSIS)新报告撰写人林碧莹(Bonny Lin)指出,海警是中国的秘密武器。她表示:「未来5年,随著中国增强入侵台湾的能力,利用海警并实施隔离是一个更可行、更容易实现的选择。」

海警全副武装且高度军事化,其运作方式几乎就像解放军麾下的一支部队。中国海警堪称是全世界规模最大的海警部队之一。已有证据表明,北京尝试一种隔离措施,在台湾周围以及外岛金门和马祖部署海警和海军,来回应赖清德的520就职典礼。

中国并不喜欢赖清德,认为他和他的副手萧美琴是「分离主义者」。就在赖清首次公开演说几天后,中国在台湾周围进行一年来最大规模的军事演习「联合利剑-2024A」,反映解放军未来对台军事行动作战样式。中国上次有如此大的反应是在2022年8月,也就是美国前联邦众议院议长裴洛西(Nancy Pelosi)访台之后。

但值得注意的是,演习伴随著中国海警的「综合执法行动」,就是在这些演习中开创隔离的先例。根据总部位于台北的国防安全研究院,运载液化天然气、驶往台湾的船只被暂时阻止进入港口并接受检查。除了货运延宕外,北京还希望激起人们对政府不满,迫使赖清德政府向中国妥协。

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的报告探讨其中一种隔离情境,以台湾港口为目标,并聚焦于2022年处理逾半海上贸易、台湾最大的港口高雄港。在此情境下,企业将必须遵守中国的规定,即中国执法人员登船、进行现场检查,并对违规行为处以罚款或限制市场准入,这将有效改写台湾及其与全球企业互动的新规则。

第2个情境将是第一个情境的升级版,但具有更强的火力和军事力量。报告指出:「隔离的政治和行动目标不是完全把台湾跟世界隔绝,而是对台湾的海空贸易实施控制制度。」

这是为了惩罚台湾,并测试国际航运公司的反应,以及对国内经济施压。台湾目前的战略依赖加强自卫和增强军事能力,但还不够全面。

新政府必须采取对策,为长期隔离做好准备,包括与国际社会进一步合作,建立基本物资的安全通道。这将有助于确保重要物资的供应,避免与世界其他地方隔绝的危险。如果这种可能性发生,台湾、美国和日本也可以透过对潜在情况进行推演来制定解决方案。(译者:陈昱婷/核稿:刘文瑜)1130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