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時 | 中央社 CNA ( ) • 2024-06-12 14:10
张姓民众5月前往小琉球浮潜遭海胆刺伤,回去1周后黑刺逐渐代谢掉,手指却肿起无法弯曲,经就医判定为蜂窝性组织炎,须持续至感染科回诊,已用药1个多月。(张姓民众提供)中央社记者黄郁菁传真  113年6月12日张姓民众5月前往小琉球浮潜遭海胆刺伤,回去1周后黑刺逐渐代谢掉,手指却肿起无法弯曲,经就医判定为蜂窝性组织炎,须持续至感染科回诊,已用药1个多月。(张姓民众提供)中央社记者黄郁菁传真 113年6月12日

(中央社记者黄郁菁屏东县12日电)有民众日前前往小琉球浮潜遭海胆刺伤,1周后伤口演变为蜂窝性组织炎,已持续服药1个多月。琉球乡卫生所表示,旅游旺季海胆刺伤案特别多,提醒民众下水时注意安全。

张姓民众有感小琉球2种海胆生长过量将从保育名单除名,脸书(Facebook)贴文分享当地遭海胆刺伤经过,母亲节假期在小琉球一处被礁岩包围起来海域浮潜时,帮人捡拾掉落蛙镜,还未碰到蛙镜就感觉一阵刺痛,伸出水面看手已插入10几根海胆刺,立刻前往琉球乡卫生所就医。

张姓民众指出,护理师当下将刺用断并说明多泡热水代谢掉即可,回去1周后黑刺逐渐代谢掉,手指却肿起无法弯曲,经就医判定为蜂窝性组织炎,必须持续至感染科回诊,至今已持续用药1个多月。本身不是潜水新手,这次事件也让自己反省水下安全重要性。

琉球卫生所护理人员告诉中央社记者,海胆刺伤在小琉球旅游旺季很常见,刚过去的端午连假1天就有约10个求诊案例。对伤口轻微者会先消毒、作卫教,提醒患者回去泡温水破坏蛋白质,让人体自行吸收,后续观察伤口是否有红肿;严重者则打破伤风并予以抗生素。

护理人员提醒,海刺伤处理一般事后卫教效果不好,民众还是下水前要尽量小心避免触摸海胆,并仔细留意脚步,琉球卫生所24小时处理就医,若在夜间导览等行程发生也可前往就诊。

屏东县政府卫生局表示,民众戏水浮潜时,应穿著专业潜水衣包裹身体以防被蜇伤;海边玩耍时遇珊瑚、海胆刺伤可用42℃-45℃温水,浸泡30到90分钟,缓解中毒导致疼痛症状,若伤口未改善需尽速就医。

依屏东县政府海洋及渔业事务管理所资料,位于琉球屿西北侧的肚仔坪潮间带「梅氏长海胆」,在民国110年达高峰,总量估计有75万2000只;近2年受气候影响,总量衰减为40万只,但仍为肚仔坪潮间带优势物种;县府7月起将优势物种「梅氏长海胆」、「口鳃海胆」自保育对象移除。(编辑:孙承武)1130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