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氪 - 最新资讯频道 ( ) • 2024-06-12 18:13

【编者按】ESG报告一向被认为是投资领域新话题,但是很多投资者其实都读不懂。目前,多达近40%的A股上市公司会定期发布ESG年报,港股公司的ESG信息披露率更高达近八成,但也不排除一些上市企业把发布ESG报告当做例行公事。到底问题出在哪?快递业一哥顺丰在国际资本市场的布局即将迈出重要一步,就要成为“A+H”两地上市的国内首家快递公司。这对于公司的ESG管理治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家龙头准备好了吗? 

“618”网上购物节火爆开展之际,“快递一哥”顺丰控股( 002352.SZ )的赴港上市也出现重要新进展。6月2日(周日)晚间,顺丰公告将发行境外上市外资股(H股)获得证监会备案,拟发行不超过6.25亿股H股,并赴香港联交所主板上市。 

“A+H”两地上市,将会给一家公司的ESG管治带来全新挑战。 首当其冲的是,在两个市场上市的企业需要满足双重监管的治理要求,将倒逼企业建立更完善、更透明的治理结构。延展开来看,法律遵守、信息披露和透明度、两地投资者关系的沟通和维护、长期战略规划……还有更多方面的ESG工作,都有待重新梳理。 

对于关注公司ESG管治的投资者而言,顺丰是非常具有研究价值的典范样本。一方面,公司的ESG管治工作起步较早,成效也不错。例如最近顺丰控股连续第三年登上了《财富》中国ESG影响力榜,也是当年唯一入围的快递物流公司。 

但另一方面,有投资者抱怨顺丰控股的持有体验不佳。在投资者关系互动平台上,有连续五年持有顺丰控股的投资者表示:“虽说是看长期,但二级市场也不至于一直在下降通道……今年第一季度大部分A股公司都扭转了下降趋势,顺丰却还在低位挣扎,公司是不是应该想办法扭转趋势?” 

行情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6月7日,在申万三级快递行业分类里,顺丰控股是近半年和近一年来跌幅最大的公司。 

光鲜的ESG评级和逊色于行业平均水平的股价表现、有待提升的持有体验形成对比。如何看待这样的分化?哪里出了问题? 

业绩和ESG评分双双占据行业龙头

2024年3月27日,随年报一起,顺丰控股发布了《2023年度可持续发展报告》(以下简称“报告”)。 这份报告排版精美,篇幅长达147页,内容饱满详实。

报告以董事长致辞等作为前言开篇,之后分为管治篇、环境篇、社会篇、服务篇,同时特别将气候相关信息披露单独作为一章。在最后的附录里,包括报告编写说明、关键绩效等。遵循G、S、E的逻辑,覆盖了ESG框架里的各个方面。 

报告的编制依据遵循了《香港联合交易所有限公司证券上市规则》、《深交所上市公司社会责任指引》两地市场的规则,同时参考了全球可持续发展标准委员会(GSSB)、联合国等全球机构提供的文件指引。 

在关键绩效指标披露的精度上,顺丰也做得较为良好。 在关键绩效方面,顺丰披露了环境、社会两大张表格,前者覆盖了范畴一、范畴二和范畴三的温室气体排放量。其中范畴三,也就是价值链以外碳排放(包括组织和个人活动产生的间接温室气体排放)的披露并不常见,体现了顺丰作为行业一哥的责任担当。 

同属于顺丰系的另外一家上市公司顺丰同城( 09699.HK )也披露了《2023年度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为顺丰整体的信息披露工作增色。 

在报告的所获奖项一页,写满了2023年顺丰获得的可持续发展荣誉奖项。各大机构也不吝给出顺丰较高的ESG管治评级:同花顺ESG评级截至2023年三季度的数据显示,顺丰获得75.96分,在申万三级快递行业里最高,也是行业里唯一的“AA”评级。在华证指数、盟浪等其他机构2024年的最新评级结果里,顺丰的排名也都领军快递行业。 

在业绩和市值上,顺丰在行业内都独占鳌头。2024年第一季度,顺丰实现营收653.41亿元,同比增长7.03%;净利润19.12亿元,同比增长11.14%。扭转了2023年营收缩减的局面,净利润增速虽然放缓,但也保持了同比两位数的较高增速。目前顺丰市值超过1800亿元,比另外四家A股上市快递公司圆通、韵达、德邦和申通的市值加在一起还要高。 

不过顺丰的ESG管治工作需要提升的地方还有很多。 

员工权益和快件纠纷扰动社会责任表现

在社会责任(S)方面,员工权益和快件纠纷,是顺丰需要提升管理治理水平的两大方面。 

已经有投资者站在社会治理里的员工关怀角度考虑,在投资互动平台向顺丰提出问题:“快递物流是劳动密集型行业,当前行业的价格战,不仅会抑制行业利润,也会拉低工人收入……快递行业也具备‘类公共事业’的属性。公司是否考虑跟进提价?作为行业龙头,贵司的态度是什么?” 

面对这样一个好问题,顺丰没有给出有价值的回复,只是感谢了投资者的建议。 

顺丰多次陷入劳资纠纷,引发争议。

2021年4月,《河北青年报》等多家媒体关注到,有35岁的顺丰兼职骑手不幸猝死,但顺丰主张该名员工是与第三方公司签署的劳动协议,进而拒绝了家属的赔偿诉求。但家属认为,逝者平时就是在给顺丰送件工作,且工资由“顺丰金融”派发,因此顺丰应当承担责任。 

2023年12月,还有应届生在网上发帖被顺丰科技遭遇违法裁员和被威胁逼签,在网上引起轩然讨论。天眼查数据显示,顺丰科技有限公司是顺丰控股上市实体100%控股的孙公司。 

以上种种劳资相关的舆情,都拖累了顺丰ESG管治里的社会责任(S)表现。 

作为一家快递公司,顺丰的本职业务也频频遭遇消费者投诉。 2023年8月,每日经济新闻等多家媒体关注到男子价值38万元的劳力士手表寄丢,后顺丰回应称“系外部人员所为”;2022年,光明网等报道了顺丰快递出现“黄金大劫案”,保价8000元的黄金仅赔付2000元…… 

顺丰是业务量巨大的“快递一哥”,高基数和龙头效应会让顺丰难免遇到快件纠纷并被消费者和媒体聚焦。但妥善解决出现的问题,才能帮助公司在ESG的社会责任方面有更好的表现。 

新业务亏损拖累ESG表现

顺丰近些年在产业链上下游进行了广泛布局,但新业务迟迟没能盈利,也拖累着公司的业绩表现。

2021年顺丰曾经在供应链及国际业务板块,落下亮眼一子,收购嘉里物流( 00636.HK )。这一笔业务并表后,顺丰主业里的供应链及国际业务收入突飞猛进,带动了营收大涨。但是每一个商业决策都是一把双刃剑,在国际运力价格出现波动后,昔日的亮眼布局成为了今日的业绩拖累。 

自2022下半年起,国际货运降温、市场规模缩水。反映在2023年顺丰控股的年报里,公司“供应链及国际业务”营收同比大幅下降超三成,净亏损5.35亿元。 

从ESG框架分析,布局的新业务亏损可能会影响公司在公司治理(G)中风险管理、内部控制的评分。新业务的决策是否透明合理?风险有没有进行过充分评估?是运营效率低下还是市场因素拖累了盈利能力?这些问题在新业务亏损的背景下,会被投资者反复追问和研究。 

顺丰高昂的资本支出一度备受投资市场关注,好在最紧绷的时期已经度过。 中泰证券发布于3月31日的研报指出,2023年顺丰购建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支付的现金共124.7亿元,同比显著下降12%。在鄂州机场投产后,顺丰的资本开支高峰期已过,未来有望进一步提升股东回报。 

在公司治理(G)方面,一些媒体注意到,顺丰还要解决赴港IPO上市申请有文件失效、需要再更新的问题。 据经济参考网,尽管此次备案申请通过,但顺丰控股的首次申报材料已于2024年2月失效,公司需重新提交申报材料。 

此次成功“A+H”上市后,管理好庞大的上市公司集群,也是顺丰在ESG公司治理方面必须答好的一道题目。 除了前文提到的顺丰控股、顺丰同城、嘉里物流,还有另一家上市的以物流为主的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顺丰房托( 02191.HK )。 

多举措提升投资者持有体验

顺丰也在用多个举措,提升投资者的持有体验,包括股份回购注销以及大手笔分红。 

什么是股份回购注销?这个操作会使企业的总股本下降。因此,在企业整体价值不变的情况下,操作后会让每股内含资产价值和收益增加,可以起到回报投资者的效果。 

监管层也明确支持这一行为,在《关于加强上市公司监管的意见(试行)》里曾经提出,推动优质上市公司积极股份回购,增强稳市效果。 

顺丰透露,在2023年度股东大会审议通过了《关于变更回购股份用途并注销的议案》,此前在2022年3月、9月和2024年1月已回购的79291153股将被注销,注销股数中2023年以来回购的股本注销流程正在进行。 

在ESG公司治理的角度分析,股份回购注销反映出公司管理层对公司价值和长远发展的信心,向市场传递了积极态度。 另外,股份注销提升股东投资回报,契合了公司治理中重视股东利益和投资回报的原则。 

除了回购注销股份,顺丰也在用分红强化投资者持有体验。 2023年的经营业绩出炉后,顺丰公告,拟每10股派发现金股利6元(含税)。这样的分红力度不仅较2022年度大幅提升,分红比例达到了35%的较高水平。积极与投资者共享企业经营成果,也符合ESG视角公司治理工作中关注对投资者回报力度的要求。 

展望前路,银河证券发布于4月30日的研报、国海证券发表于5月1日的研报,都下调了顺丰的盈利预期。快递行业整体的增速放缓、价格战的延续影响和国际海空运价捉摸不定的走势,会持续干扰顺丰的业绩表现。顺丰如何顶住逆风、穿越周期?更精细和专业的ESG管治无疑将会是这家龙头保持定力的核心关键。

本文来自于“科创财经社”,作 者:Han,36氪授权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