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新闻 news ( ) • 2024-06-14 12:50

[!--begin:htmlVideoCode--]16c74ad5770e4de6a79c65d7587ed957,0,1,16:9,newPlayer[!--end:htmlVideoCode--]

  高中英语课能让学生终生难忘?今天,和记者一起走进素质教育的先驱——北京八中的英语课堂一探究竟。

  和人们想象中的英语课不同,这堂“大英语课”是由高一年级7位英语教师和500多名学生在舞台上共同演绎的,也是北京八中坚持了20多年的教学特色传统活动——英语戏剧节。

  据了解,学期初,英语教师就会布置英语戏剧表演的任务——

  各班同学自愿结组,自主分工,导演、编剧、演员、场务等各司其职,人人参与、人人展演、人人提升。三月到四月中旬完成剧本创作,四月中旬到五月中旬完成记背台词,组内排练,五月底班内展演,六月初年级展演,每班最终推选一台参加终演——这堂“大英语课”贯穿整个学习周期,与课本学习相得益彰,让同学们最终实现口语水平的跃升,在舞台上大放异彩。

  同学们演绎的作品既有《Alexander Hamilton》《LA LA Land》等经典剧目,也有《Kill Bill》《Breaking Bad》等影视作品改编剧,有致敬经典的《Murder on the Orient Express》,更有别出心裁的《荆轲刺秦》。可叹题材丰富、形式多样、构思巧妙、异彩纷呈,其水平让人很难想象这是学生自主设计编排的英语剧。

此次活动总导演、北京八中英语教师赵惠平老师与学生们庆祝演出成功(二排左1)

  此次活动的总导演、八中英语老师赵惠平老师介绍:在八中,英语的学习非常注重听、说、读、写融合式、递进式促进,高一上学期开展英语配音赛、下学期开展英语戏剧节,高二年级开展英语演讲、英语辩论、英语论坛、无领导小组讨论等等,“在用中学”已经成为八中英语教学的指导思想,并在日常不断深化和践行。高一新生一入学就会对接受英语学法指导,学习和了解英语学科以及学习方法的特殊性,保证能够理解、接受并真正参与到英语学习活动当中,从而在活动中运用语言,在运用中提高能力,通过英语戏剧的表演,开阔视野,提升审美,感悟人生,全面发展,为学生未来参与知识创新和科技创新,更好地适应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和社会信息化奠定基础。

《Hamilton》剧照

高一2班的汪涵泳同学参演《Hamilton》

  高一2班的汪涵泳同学参与了《Hamilton》的演出,提到这场规模盛大的英语戏剧节,他说:“在表演的过程中我需要模拟角色的语音语调、揣摩角色的性格,同时也要还原角色的情感,这对我的口语是一个很大的挑战。当然也在这个过程中取得了巨大的进步。我想这应该就是八中“双生”课堂(生动与生成)最直观的体现吧,它让我们看到学习不只是为了应试,更是为了应用、为了人全面的发展。”

高一1班杨乐涵同学同时承担演员、导演、主持三个角色

  高一1班的杨乐涵在一场活动中同时担任了演员、导演、主持三个角色,“忙碌并快乐着”,她说:“同时我们还有艺术总监、编剧、后期、志愿者等不同岗位,每个人都有发挥自己所长、探索自己所爱的机会,感觉同学们不仅是在学习英语,也在不同层面都有了新的成长,甚至探索了未来生涯发展的方向。过程中我更加理解了我们校长讲过的“三个一”教育目标(让学生有一项健悦身心的文体爱好、参加一个社团、做一个活动或项目的策划或主持),让我们有机会在自我历练、自觉感悟中自然提高。”

语文组经典的话剧公演是八中素质教育的又一力作

  实际上,英语组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只是北京八中素质教育实践类课程体系中的一小部分。语文组有话剧节,每年都请人艺的导演老师对学生进行专业指导,在《茶馆》《雷雨》的经典演绎中学生充分体验并释放生命的张力;地理有野外考察,让学生走进自然格“地”穷“理”;历史有社会大讲堂,带领学生回到历史现场,感悟历史真实;政治有“行走的思政课”,走进党史馆、重走“五四”路,共励青春志。

高一10班的刘炀昊同学十分喜欢在八中快乐的高中生活

  提到在八中的学习生活,高一10班的刘炀昊同学十分兴奋:“我们每个学科都有特别有意思的活动,比如最近的物理回旋镖大赛、化学原电池小车速度比赛、语文戏剧节、体育乒乓球、羽毛球、篮球赛等,都像英语话剧一样,让我们在快乐中掌握知识原理,在竞技中学习抗挫包容。”

  八中作为素质教育的先驱,以“着眼于素质,着力于未来”为办学思想,真实、真切、真正地让学生将知识与实践结合,融“所学”与“所用”与“所向”于一体,提升素质,生成智慧,感悟世界,成就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