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時 | 中央社 CNA ( ) • 2024-06-17 16:30

(中央社华盛顿17日综合外电报导)华府智库资讯科技与创新基金会今天发表的报告指出,因为北京政府在技术与融资上的广泛支持,中国在发展高科技核能方面领先美国15年。

路透社报导,资讯科技与创新基金会(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Innovation Foundation;ITIF)的报告指出,中国兴建中的27座核反应炉,平均建造时间约7年,速度远比其他国家快。

报告指出:「随著时间进展,中国快速建置日益现代化的核电厂,其经济规模和边做边学的效应愈来愈明显,这代表中国企业未来将自该领域的渐进式创新中获得优势。」

美国拥有世界上最大的核能电厂群,拜登总统的政府认为几乎零碳排的电力来源对于遏制气候变化至关重要。

但在超出预算数十亿美元,而且延迟数年后才运转的乔治亚州2座大型核电厂,2023年和2024年分别上线后,美国就没有再建造核子反应炉。原本计划在一座美国实验室兴建的一座高科技电厂也在去年取消。

中国的国有银行则可提供低达1.4%的利率,远低于西方经济体的贷款利率。核能产业受惠于国家的持续性支持与在地化策略,这些措施也让中国的再生能源和电动车等领域处于主导地位。

全球首座号称第4代的高温气冷反应炉去年12月在山东石岛湾核电厂投入使用。中国核能协会称该计划共开发2200余组「世界首创设备」,设备国产化率达93.4%。

这种高科技反应炉的支持者表示,它们比现有的核电厂更安全、更有效率。不过批评者表认为,有些新反应炉会带来扩散和物质风险。

中国核能协会警告,核能零组件生产严重过剩,「过度竞争」压低了价格并造成损失。

该报告作者伊佐(Stephen Ezell)指出,倘若美国认真看待核能,就应该制定一项强而有力的国家战略,其中包括加强研发投资、识别与加速看好的技术,支持高技术人才发展。

伊佐指出,「美国虽落后,但肯定可以在技术迎头赶上」。美国能源部未对上述报告发表评论。(译者:屈享平/核稿:刘淑琴)1130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