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闻网 ( ) • 2024-06-19 15:59

  中新网北京6月19日电  第十一届国际智能网联汽车技术年会在京举办。工业和信息化部装备工业一司一级巡视员苗长兴发表致辞时表示,智能网联汽车是人工智能、信息通信、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在汽车领域应用的关键载体,也是全球汽车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方向。当前,我国智能网联汽车发展势头强劲,总体处于全球并跑水平,在产业应用、关键技术、测试示范等方面进展显著,已经实现辅助驾驶大规模应用,高等级自动驾驶、车路云一体化正处于小范围测试验证转入规模化应用发展的关键时期。

  苗长兴表示,当前正处在一个百年难遇的变革时代,需秉持开放、合作、共赢的理念,欢迎更多国家、企业、机构更大程度的参与到中国智能网联汽车发展进程中。

  中国公路学会理事长翁孟勇发表致辞说,深入推进车路云一体化规模应用,以多元创新推动交通运输与汽车、信息通信等深度融合,是我国发展交通运输产业新质生产力的重要战略方向和提升人民群众出行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的有效途径。未来实现智能网联汽车车路云一体化在全国范围内规模化、商业化落地,需要多行业的深度协同与共同努力。同时他建议,加强需求导向与目标牵引,抓紧时机,找准典型应用场景切入口,合理制定长远和阶段性目标,大力推进自动驾驶技术和智慧交通技术的协调,聚焦痛点,有效提升基础设施运行效率,助力出行更加安全与高效。

  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副理事长/会士、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国家智能网联汽车创新中心首席科学家李克强做主旨报告,他表示:智能网联汽车正在成为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先导,是全球汽车产业转型发展的战略方向,车路云一体化发展路径是技术演进的必然趋势,也已经成为全球政府、产业界的发展共识,各国加快推进技术攻关与基础设施建设,全球智能化网联化融合发展路径日益清晰。

  第十一届国际智能网联汽车技术年会由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国家智能网联汽车创新中心、清华大学车辆与运载学院、智能绿色车辆与交通全国重点实验室主办,以“迈向车路云一体化规模应用新阶段”为主题,围绕车路云一体化、人工智能+自动驾驶、安全与测试等话题设置了多层次、多角度、多级别的主论坛、专题论坛、X论坛、国际边会、生态论坛等27场会议活动,200余位产业界、科技界高层嘉宾发表演讲。

  权威统计显示, 2024年1-5月乘用车L2级渗透率突破50%,网联化技术加速渗透,全国共建设17个国家级测试示范区、7个车联网先导区、16个“双智”试点城市,开放测试示范道路32000多公里,发放测试示范牌照超过7700张,测试里程超过1.2亿公里,各地智能化路侧单元RSU部署超过8700套,多地开展云控基础平台建设。(完)

【编辑:付子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