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時 | 中央社 CNA ( ) • 2024-06-25 12:37

(中央社哥本哈根24日综合外电报导)北欧的丹麦为达成自身订下的2030年减排高标,今天宣布将对农场开征碳排税费,有望成为全球第一个针对农业开征碳税的国家,然而却也得冒著农业减产的风险。

综合路透社等外电报导,丹麦政府24日宣布从2030年起,农民每排放一吨二氧化碳将被征税300克朗(约合新台币1400元),5年后税率调升至每吨750克朗(约新台币3500元),但能享有的扣除额也会提高。

有望成为全球第一个引进农业碳税国家的丹麦其实是受纽西兰感召,然而纽西兰本月稍早表示,对农场开征碳排税费的政策要推迟到至少2030年。

丹麦的计划是在2030年减少180万吨碳排,达成在2030年时能减少70%的温室气体排放。

虽然会开征碳税,但丹麦政府也会投入400亿克朗(约新台币1866亿)的经费协助业者转型。

实施碳税的相关协商自今年2月起就陆续展开,参与协商者有农民团体与食品业代表、自然保育组织与政府单位;丹麦政府并委托外部顾问团体制订农业碳税税率的各种模型供评估。

丹麦是乳品与猪肉外销大国,农业是最大温室气体排放源之一。根据丹麦政府的委外评估报告,若不采取措施介入,到2030年农业将占丹麦碳排的46%。

路透社指出,丹麦农民担心开征农业碳税将迫使他们减产与关门,觉得被当达成气候目标的祭品。然而丹麦订下2030年减排目标(温室气体排放量需相较1990年减量70%)有法律约束力,势必得采取诸如开征农业碳税等做法才能达成。

不过丹麦政府委外的评估报告也指出,开征农业碳税意味农民的成本提高,恐导致高达1/5的减产。

报告推估情境显示,加征农业碳税将使农业产量减少6%到15%不等,当税率增至每吨750克朗时,牛、猪产量会下降约20%。

乳品商Arla Foods的执行长杜柏(Peder Tuborgh)告诉路透社:「这些情境都是基于一些非常令人失望的条件,也就是只能透过减产来实现减排目标。」

杜柏表示透过新技术,过去2年他们在丹麦、瑞典、英格兰、德国以及荷比卢等地的9000多位农民已减少100万吨碳排,「为避免减产或关掉据点,我们会持续创新之路」。

丹麦超过一半的国土是农地;据当地气候智库Concito指出,目前农业占丹麦全部碳排的1/3。

随欧盟致力实现2050年净零排放目标,农业领域已成政治角力战场。欧盟各地农民在今年初示威数周,声称受够不断上升的成本、税收、繁文缛节以及过多环保规定。(译者:陈亦伟)11306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