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時精選 - 聯合新聞網 ( ) • 2024-06-26 15:24
孙安佐涉违枪砲弹药条例,6月19日北检谕令30万交保,走出北检的孙安佐还对媒体比赞。联合报系记者胡经周/摄影孙安佐涉违枪砲弹药条例,6月19日北检谕令30万交保,走出北检的孙安佐还对媒体比赞。联合报系记者胡经周/摄影

孙安佐事情有可能再发生吗?

坦白说,我觉得孙安佐类似的事情还有可能再发生,原因在于孙安佐一直在说的是「我要干大事」,他想要拯救世界,可是如果一个孩子会有拯救世界的念头,那你就要问的是,他的世界到底有多破碎,才会让他觉得需要来做拯救世界的这件事情?这是一个需要思考的。

再来从新闻画面可以看到,孙安佐大摇大摆地走出警局,而他的爸爸却是在后面很恭敬的,甚至有一点畏缩的、唯唯诺诺的,其实就可以看得出来这两个人的权力落差感是相当大的。

/*.innity-apps-underlay-ad {z-index: 34 !important; }*/ .innity-apps-underlay-ad ~ .header {z-index: 35;} .innity-apps-underlay-ad ~ .main-content .inline-ads { background: transparent;} #eyeDiv ~ .footer{ position: relative; z-index: 2;} /* sizmek_underlay 投递调整置底 z-index 权重 */ .article-content__abbr__text {display:inline-block;} /* to be remove */

所以我一直在好奇的一件事情是,在这件事情里,孙安佐拿了瓦斯枪到信义区究竟获得了什么?其实他获得的是非常大的权力的伸张,因为他可以借此控制他的爸爸,他可以让他的爸爸非常地唯诺,再来是他获得了大量的关注,那我们就要思考的是,他的生命里缺乏了什么样的权力与关注?

这几天我一直在爬梳孙安佐,也看了他的YouTube频道,他有20万左右的订阅户,他从四年前开始拍,内容所吸引很多人的眼球是四年前他在监狱如何生存,他在监狱里生存得很好,包括他还可以在监狱里卖东西,他分析了整个监狱里的生存之道。

接著到了一年前,他在台湾的官司开始落幕了之后,他开始想要做他真正想做的事情,他展现了他就是一个军事迷,他甚至换了一个口号,叫做「枪在手孙安佐」,他呈现了很多他想要玩枪械,而我那时候看他讲解,好比从俄罗斯来得防弹背心,他讲解的非常细腻,连我看了都很著迷。

但是他那时候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出发点是,他说:「台湾人,你们为什么要限制这么多?你们到底懂不懂得保护自己?」也就是说他那时候玩枪械的出发点来自于「保护」,他希望知道怎么保护自己,可是一年过后,他整个人眼神变了,一年前的他眼神清晰、逻辑清晰,讲话也都让人觉得有条有理,但今年他的眼神转变了,他从原本这个枪械明明是一个保护的东西,转为攻击的东西了。

这个转换很关键是,为什么他需要把这一个攻击的欲望开始拿出来,而且是他开始攻击他的家人?会不会其实在这个家庭里头,有一些隐微著没有浮上台面的攻击讯息,只是他把它呈现到大众去?

所以我认为这个事件不会平息,原因在于他要不断地削弱他爸爸的财富,你会问削弱他爸爸的财富对他有什么好处,因为也许对孙安佐而言,这就是展现他的权力的一种形式;如果他可以大量削弱爸爸的财富,爸爸还会有权力感吗?

孙安佐的眼神透露出什么?

从孙安佐的眼神里,除了恨意之外,我其实也看到了有一点点生无可恋的感觉,如果有生无可恋的这个状态,危险性就会很高,意思是「我现在做任何事情可以不计代价跟后果,我不在乎,而且我没有任何的歉疚感,因为我的家人也不是一个我会眷恋的来源。」

如果你有一个眷恋的东西,至少你可以发展出同理心,你会知道当你拿著枪到公共场合,大家会感到很恐惧,但他完全没有。所以我一直在思考是因为之前孙安佐曾表示关系结束之后会想要让自己穿上十件防弹衣,其实从这个行为就可以看到孙安佐的依附关系很有状况,他只要依赖上一个人,就会非常非常的黏,他会非常需要对方给他很强烈的爱的证明感。

而他在这一年下来,我看到他这整个眼神的转变,那种空洞感其实就是他失去了在他内心中那个极重要的东西,可能是某段关系,或者是一个很爱他或他很爱的人,在失去了之后,他的生命完全没有著地,他人生的生命意义仿佛消失了,他一年前的那个眼神是很有人生目标的,但是他现在都没有了。

他之所以对关注上瘾、对关系上瘾,其实都是依附的问题,因为那代表的是我没有办法一个人,如果我一个人,我会非常的消沉寂寞跟痛苦,所以他的情绪可能也会经历经常性的大起大落,那个风险就会蛮高的。那我就会建议,如果他已经是有几个这种上瘾的征兆,其实就很需要去长期的做心理治疗,来帮助自己找到一个稳定的人格。

因为他目前关系的不稳定性,已经影响到他人格的不稳定性,所以后续他做很多事情,大家都会觉得越来越荒腔走板,可是我觉得这其实是一个循环,他一直荒腔走板就可以吸引到很多的眼球,让他有上瘾开心的感觉,但当关注度下降了,可能过没多久又一件事情,简单来说,他很需要关注的那种高潮感,才能够继续生活。

本文出自爱心理「【心理时事】孙安佐的世界多破碎,才会想要拯救世界?」,未经同意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