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周末-推荐 ( ) • 2024-06-26 16:07
一个多月来,电动车在村内停放、充电的情况基本被杜绝,但依然有担心,“禁电”给日常生活带来不便,部分商户可能搬离原先铺面,影响城中村整体收入。

最先要做的是将电动车运至村外,肖秀玲想出的办法是鼓励居民限时自行搬运车辆:先运到村外停放点的,送两个月免费充电;晚一天搬的,送一个月。

一位工作人员将提着锂电池的住户放进村,李润能不得不开除这位工作人员。“建立制度时开过不同层级的会议,反复告知他,他本来也应担起相应义务。”

“‘禁电’不是为了搞旧改而做的。”但肖秀玲希望,这一措施能借机推动三元里村的产业和面貌提档升级,甚至让它更像北京秀水街一样“与国际更紧密地接轨”。

责任编辑:何海宁

“禁电”后三元里村现状。南方周末实习生蒋泓怡摄

“禁电”后三元里村现状。南方周末实习生蒋泓怡摄

一个多月来,有关城中村禁止电动车停放的讨论一直未休止。

按广州市住建局发布的统计数据,在广州市,约674万常住人口生活在743平方公里的城中村里。这一数字约占这座特大城市常住人口的35.8%,简而言之,大约每三个常住广州的人,就有一人生活在城中村。

位于白云区南侧的三元里是再典型不过的城中村了:它拥有七百多年历史,紧挨着广州商贸中心——火车站商圈。3.7万常住人口只有1.3万属于登记在册的本村人,四百多条狭窄的街巷像蜘丝般交错,近三千栋自建楼“脸贴着脸”。如潮汐一般,白天,住户拥向周边的皮具和服装城、广州火车站、高校,他们多以零工、批发和各类服务业为生。夜里,城中村内的餐厅、菜市场、美容院、台球厅又满足了住户不同的生活需求。

与其说是年集体经济收入超6.3亿元的城中村,不如说它更像一家运营了二十多年的公司:每年拿分红的村民称自己为“股民”,批发客说这里有“中国皮具批发第一城”,外来打工者则把它比作 “梦开始的地方”。

2024年5月11日,三元里经济联社发布通告:自5月16日0时起,电动车、五类车不可再停放于村范围内,满足生活需求的电动车要登记入村;村外划出电动车停放和充电区,村内原先的电动车和五类车也要被转移至村外。这里的电动车主要针对电动自行车。

这个村也由此成为广州首个禁止电动车入村停放的城中村。一方面,保障人口密集处的消防安全需求是迫切的,另一方面,居民出行便利和商户对人流的渴望也是现实的——这构成了城中村“禁电”的敏感处,利益更加多元,矛盾也更加复杂。

三元里“禁电”一个月,它会成为广州城中村治理电动车的样板吗?

巡逻,喇叭,回收生意

广州272个城中村中,三元里村的面积算不上大:它只有0.92平方公里,走完两条主干道抗英大街、群英大街用不了十分钟。即便绕村步行一周,也不过三四公里,满打满算不超一小时。

四十多名网格员把三元里村近三千栋自建楼、超1.5万套房子分成了大小不一的“责任田”。5月以来,网格员每日新增的巡逻任务,是敲开网格内近八百个住户的门,向他们宣传“禁电”通知,同时督促住户不要将电动车的电池带回家充电。

与24小时巡逻同时发生的,是村中主干道、街巷和楼栋出入口都贴满了通知:既有鼓励住户自行把电动车停放到村外的奖励通告,也有电动车如何停放在村外特定区域的示意图,还有媒体的报道截图、联社关于治理电动车的问答……它们层层叠叠,覆盖了村内原先“禁止电动车入户充电”“严禁公共区域通道停放电动车”的通知。

一居民楼入口处贴满“禁电”告示。南方周末记者汪徐秋林摄

一居民楼入口处贴满“禁电”告示。南方周末记者汪徐秋林摄

村外停放点摆满了电动车,为电动车做入村登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校对:吴依兰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