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黑盒游戏新闻 ( ) • 2024-06-26 16:07

逻各斯主题曲《whistle stop》

一、机械与二元论

上期我们详细考据了逻各斯身上包含的种种元素,以及他恐怖咒力的来源,错过的读者可以去所长的主页看下上篇。今天我们就顺着这篇的逻辑,继续探究一下逻各斯身上的种种未解之谜。

首先我们要先引入另外一位罗德岛上的精英干员:机械师,Mechanist。他和Logos之间的羁绊非常深,两人绝对可以说是惺惺相惜。在过去的故事中,Mechanist流露出了一定的人情味,比如他对红云有恩,也收下了干员格雷伊作为自己的学徒,但他整体上却极少展现出理性之外的情感,这点在某种程度上和Logos非常相像

机械师,Mechanist

两者之间这种亦师亦友的对立,甚至还体现在了肉鸽的藏品之中。Logos对应的收藏品名为“Logos的骨笔”,强化的是辅助和术士干员的攻击力,削弱了近卫和狙击干员的,恰好与Mechanist的藏品“辉煌工匠包”效果完全相反

针锋相对的收藏品

后者的描述很有意思,“只有喝闷酒的时候,Mechanist才会想起自己有血有肉,而非某种物理性质的化身。”你看,关键词这不就来了吗?喝闷酒的时候想起自己不是,那表示:Mechanist就是物理性质的化身

这时候我们再结合上篇考据中关于“逻各斯”一词的结论:Logos是精神性质的化身,是“道”,是万物的法则,若是将这两个结论放在一起看,瞧瞧我们发现了什么?

R.笛卡尔的“二元论”

答案是:法国哲学家R.笛卡尔提出的“二元论”(Dualism),即多样性世界中存在着两个不分先后、彼此独立、平行存在和发展的本源,一个是只有广延而不能思维的“物质实体”,另一个是只能思维而不具广延的“精神实体”,二者性质完全不同,各自独立存在和发展,谁也不影响和决定谁。在罗德岛上,“物质实体”的化身是Mechanist,“精神实体”即是Logos,他俩截然不同却又能和谐共存

机械唯物主义

“Mechanist”对应的是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Modern metaphysical materialism),也叫做机械唯物主义,其核心观点是认为原子是世界的本源,把世界万物的运动都理解为或归结为机械运动,因此这位干员得名为“机械师”。这里我们不再多展开,将来有机会专门再写一篇有关Mechanist的考据详说。

为变形者集群吹响骨哨

让我们将目光聚焦回Logos,他身上可存在着太多的二元对立了。包括他与Mechanist——精神与物质的对立,为变形者集群吹响死亡的骨哨却成为了庆祝新生的祝福——死亡与新生的对立、象征自然的女妖河谷与秩序井然的罗德岛——自然与文化的对立、男性女妖的存在——男性与女性的对立、咒言与咒文——语言与文字的对立,Logos的左右手都能使用——左与右的对立等等。是不是我们之前疑惑不解的所有问题都在这里了?没错,都是围绕着Logos的二元对立产生的

Mechani与Logos

但在他俩的关系中,二元并非是以对立的方式存在的,比如Logos有段语音这样说:“被难住?不,我只是在思考如何更快破解Mechanist留下的这道程序谜题罢了。不过他的精妙设计令我在咒术谜题的构想上产生了新的灵感。”

如果我们从现实的角度出发来看他们的关系,机械师Mechanist不仅没有与Logos产生激烈的矛盾,相反他们不仅和谐共处、共事,甚至还成为了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交心的朋友。这也引出了我们接下来要讨论的一个话题:解构主义。

解构主义建筑

二、解构主义

解构主义(Deconstructivism)的核心是“上帝死了”,即反逻各斯中心主义。简而言之就是:打破现有的单元化的种种秩序和对立,然后再创造更为合理的秩序

所长给大家列了一套万能逻辑公式,我们几乎能用来解释Logos身上所有的谜团,具体共分为以下四步:找到人设的立足点,寻找其二元对立面,解构和打破该二元对立,重塑为Logos身上的特征。听起来是不是有些云里雾里?让我们来看一下如何应用:

男性女妖:Logos

我们举的第一个例子,是他男性女妖的设定。Logos的神话原型先是被设定为报丧女妖,这个族群是以女性形象广为人知的。那么根据二元对立的原则,产生的就是男女对立

第二步,就是解构男女对立并重塑,那如何在Logos的身上同时融合男女特征呢?他起码要是具备显著男性特质的女性,或者直接就是男性女妖。并且这位男性在着装上,有显著的女性特征和倾向。所以在设定中,Logos从小就喜欢穿长辈女妖的衣服,这份着装习惯甚至保留至今,身上的王庭礼服也是由女装改的。“哀珐尼尔穿着华丽的衣裙随着长辈们的歌谣起舞。”

Logos的着装

再用这套逻辑模板给大家拆解一个例子。所长在上期Logos考据的文章里曾经提到过:传说中,当报丧女妖们吹响骨哨时,就代表对象死期将至。根据二元对立,这是守旧与革新的对立。因此,Logos始终拒绝像前任女妖之主一样吹响骨哨,他甚至视吹奏骨哨为旧王庭可悲的传统。至此,对立就形成了。

重新奏响的骨哨

接下来就是解构对立并重塑,Logos在变形者集群死亡时,主动吹奏了骨哨为其庆祝新生。首先他打破了守旧和革新的对立,后续甚至当做习惯动作,时常吹响骨哨,因而我们在他的基建中也能常常见到这个动作。其次,他又打破了死亡和新生的对立,吹奏骨哨不再只代表死亡的临近,还能代表新生

解构二元对立

最后再看一个例子。我们之前曾提到过,Logos能力的核心是“咒言”,即用“言语”重新编写“上帝的规则,万物的法则”,那后续又是怎么学会将自己的萨卡兹巫术与现代源石技艺结合的呢?我们看看下面这段描述:“连逻各斯自己都感到意外的是,灵感竟在他与Mechanist的解谜游戏中诞生。”

是不是有些荒诞,怎么两人突然就玩起了解谜游戏呢?按照公式,这里我们的出发点是“逻各斯”,即“精神的化身”。那根据二元论,这里要营造的对立是精神与物质本源的对立

Logos的咒文

让我们来将这份对立解构,让物质本源成为他破局的方式,因此他是从Mechanist(即“物质本源”)的身上得到灵感的,首先便打破了精神与物质的对立。其次,领悟源石技艺的方式是通过“解密游戏”,这个游戏显然是文字,又打破了言语和文字的对立

Logos的左右手通用

关于二元对立统一的细节实在是太多了,再比如Logos的双手都能用骨笔写字,解构了左与右的对立。在上图的展示中,Logos身穿罗德岛制服的精一立绘是左手持骨笔,精二立绘及过场CG中则是右手持笔。是不是很有意思?关于Logos身上的二元对立还有许许多多,大家可以自行去解构并重塑试试。

三、延异视阈

既然解构主义已经聊到了这里,正是完美的时机去引入介绍Logos的三技能:延异视阈。延异(Différance),是一个在解构主义理论中占据着核心地位的专业哲学术语,表面意思为“延缓的踪迹”,哲学意义中代表着:意义的不断消解,最终意义不断被延缓的状态。Logos三技能“延异视阈”的前半段描述效果是“使攻击范围内敌方子弹的飞行速度大幅降低”,非常符合延异的表层含义:

延异的减速效果

视阈,这里指的应为哲学意义上的视阈,即人们认知能力或者理解能力的界限。我们结合延异以及“逻各斯”本身的含义,就能完整理解三技能的效果了:由于认知和理解能力受限,我们只能无限趋近于理解“逻各斯”,但无法真真切切接触到“逻各斯”。因此在三技能的后半段效果是:技能结束时将敌方子弹全部清除

在许多其他ACG作品中,我们也能看到产生类似效果的技能,比如《咒术回战》中五条悟的“无下限术式”,其原理来源于阿基里斯“永远追不到乌龟”的悖论,越是接近他的物体速度会越来越慢,永远都无法触碰到他。

五条悟:无下限术式

又比如《JOJO的奇妙冒险:黄金之风》中的“黄金体验镇魂曲”,能将所有一切的意志与力量变为“无”,包括死亡本身。因而他能让敌人无数次地重复体验“死亡轮回”,却永远无法触达真正的死亡,无法抵达“真实”:

无法触及的真实

但如果我们从哲学理论去看这些表面近似的能力,能发现他们并非是一个层级的。因为无论是咒力咒术也好,是替身也罢,在代表着“万物的法则”的“逻各斯”面前都不值一提。上述两者可以翻译为:你永远无法触碰到我,你永远无法抵达真实。但“延异视阈”的意思为:你永远无法接触到“道”,只能无限趋近于去理解这“万物的法则”

最后,所长想跟大家聊聊Logos的本名:哀珐尼尔。我们的线索来自于一些文案细节:“他的真名得到了众多女妖的加护,绝对不要在十秒内连续朗读或者书写三遍以上。”逻各斯被招募时的这段介绍,说明其真名“哀珐尼尔”和原型报丧女妖之间是存在联系的;而他的专属模组“来自河谷的笔盒”的文案中,则提到了一个小时候的昵称“哀梵”,证明他的四字真名是可以拆开进行解读的。

模组:来自河谷的笔盒

顺着上述的思路,我们拆开来看他的真名:发现其实是两个单词,由女名“Aoibheall”和男名“Niadh”共同组成;前者是传说中欧布莱恩家族的女妖首领,后者可能来源于古爱尔兰的国王“lughaidh”,这个命名逻辑不正是我们刚刚聊过的二元对立与解构吗?在性别上,既是以女性为主的报丧女妖,同时又设定为男性;身份上,既是女妖之首,同时又是人类国度的国王,很有意思

曾经的国王:Mad Sweeney

如果大家看过《美国众神》这部美剧的话,应该会记得里面有个人物也是类似的设计:疯子斯维尼(Mad Sweeney),他既是传说中的爱尔兰矮妖精(Leprechauns),同时也是爱尔兰北部地区一位能征善战的国王。虽然最终他的人设方向和Logos相去甚远,但这类的结合就是会产生极为奇妙的化学反应,让大家爱上这个角色。没什么悬念,斯维尼是那部剧中人气最高的角色之一,就像我们的小逻一样。

至此,有关干员逻各斯(Logos)的考据彻底结束了,这也是首位所长需要连续更新两篇长文来进行人物剖析和解读的干员,越研究越发现他设定之细腻。但有点可惜的是,由于所长实在不了解语言学这个领域,也就刻意避开了他人设中有关“提喻”、“语汇转化”和各种修辞学的部分,希望能起到抛砖引玉的效果,非常欢迎这方面专业的博士在留言区进行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