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虎嗅网 ( ) • 2024-06-26 21:58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新硅NewGeek (ID:XinguiNewgeek),作者:董道力,编辑:张泽一,题图来自:视觉中国

本文介绍了OpenAI“断供”对国内大模型市场的影响,以及国内公司的应对措施。

• 💡 OpenAI“断供”对依赖GPT的创业公司和功能深度绑定GPT的软件公司影响较大

• 🌟 一些具有护城河的AI创业公司和自研大模型的公司受影响较小

• 🔥 智谱、百度、阿里、腾讯等公司提供优惠服务吸引受影响的开发者/公司转投其自家大模型API服务

半夜有人跑你被窝里薅你头发是什么体验?

这几天搞AI应用开发的程序员应该经历了一回:OpenAI“断供”了

事情是咋回事呢?

6月25日,多个用户收到OpenAI的邮件,邮件称OpenAI自今年7月9日起,将开始阻止来自非支持国家和地区的API服务。

受影响组织若希望继续使用OpenAI的服务,必须在其支持的国家或地区内访问。

举个例子,你开了一家小水果店,每天把农贸市场的水果包装一下卖给顾客,赚个差价。你包装得好就多卖点钱,包装得不好就少卖点钱,但突然,农贸市场说不卖给你水果了,在找到新的农贸市场前你只能关门大吉。

对于调用OpenAI API服务的开发者来说,他们就是水果店,OpenAI就是农贸市场。

为了解决OpenAI“断供”问题,找到新的API供应商,开发者估计要掉大把头发。

其实OpenAI很早就在官网上列举了哪些国家和地区不支持他们家的API服务,只不过对于用特殊方法获得API服务的用户,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罢了。

不信你试试,你能在国内使用ChatGPT吗?

根据OpenAI官网消息,目前支持调用API服务的国家和地区共有180个,不支持的国家和地区有33个,中国、越南、朝鲜、俄罗斯等国家都在不支持的名单内。

那么,OpenAI“断供”对哪些人或公司影响最大呢?

首当其冲的就是依托于GPT的创业公司或者开发者。

国内有不少创业公司通过接入OpenAI API,简单设计个UI界面,冒充自己是GPT AI聊天机器人,从而收取会员费。这类公司的创业模式主打一个信息差,欺负不会科学上网又想体验GPT的用户。

没任何创新,也没有所谓的护城河(如果不怕违法也算的话),因此,面对OpenAI的“断供”,此类套壳公司会率先完蛋。

其次,就是一些功能深度绑定GPT的软件公司。

虽然大模型千千万,但GPT-4依然是性能最好的,有无数大模型号称性能逼近GPT-4,真的用起来总感觉还差点意思。

如果,有一些创业公司设计的AI软件,非常依赖GPT-4的高性能,换成别的大模型,软件功能会大打折扣。那么,OpenAI“断供”会给他们带来非常大的麻烦。

接下来看看哪些公司因OpenAI“断供”受到的影响较小。

有一定护城河的AI创业公司/软件,OpenAI“断不断供”影响都不大。比如最近比较火的《我把大模型做坏了》,过年期间大热的《决战过年之巅》等,这些公司/软件的优势在于脑洞比黑洞还大,OpenAI不让用了就换个API用(虽然本来也没用OpenAI的服务)

然后就是智谱、百度、阿里这些自研大模型的公司,把关键技术掌握在自己手里,不会受限于其他人。

反而,OpenAI“断供”给这些自研大模型的公司带来了新的用户增量,高兴还来不及。

回到刚才的水果店比喻,农贸市场不给你供货,你会怎么选择?

A:换一家 

B:换一家

C:换一家

为了吸引受到OpenAI影响的开发者/公司,使用自家大模型API服务,智谱、百度等公司提出了一系列优惠服务,包括一键转移、送tokens等等。

最先对此作出反应的是智谱AI。

6月25日中午,智谱AI在官网推出了“大模型开发者搬家计划”,不但提供迁移指导,让开发者们无痛更换API,还向迁移过来的开发者提供免费的1.5亿tokens,面对企业用户有更多优惠。

我们以智谱的GLM-4-0520为例,该大模型的单价是每千tokens 0.1元,1.5亿tokens相当于优惠了1万5000元。

阿里云随后也在公众号上发文表示,将为OpenAI API用户提供最具性价比的“中国大模型替代方案”,为开发者提供2200万免费tokens和专属迁移服务,并秀了一下自家大模型不输GPT-4的实力,性价比拉满。

百度这边也积极响应,推出了“大模型普惠计划”:文心旗舰款大模型首次面向新注册的企业用户免费,并支持用户0成本切换至百度智能云千帆大模型平台。

不但提供免费的模型精调训练服务,还有免费的SDK迁移工具和专家服务。

从公众号推文标题来看,“故乡的云”,还有点给开发者打感情牌的意思在里面?

腾讯也发布了迁移企业用户的大模型专属福利。向新用户赠送混元大模型1亿tokens,可任意选择混元Pro、Standard、Lite等多个不同版本和尺寸的模型。

零一万物发起“Yi API二折平替计划”,推出了平滑迁移至Yi系列大模型的服务,针对使用OpenAI不同模型API的用户,对应地提供了高模型性能且极具性价比的替换方案。

昆仑万维这边面对OpenAI“断供”显得比较理性,认为用户是否转投天工要看市场选择。但昆仑万维旗下的天工AI公众号早已发文《OpenAl封锁中国API?天工助您一键搬家!》。

OpenAI这次“断供”会对国内大模型造成什么影响还不得而知,从市场给出的反馈来看,国内AI行业并没有受到多大冲击。

但国内的大模型公司也不能高兴太早,我们的竞争对手不止OpenAI一家,还有Llama、phi、Claude等等。

有人把OpenAI“断供”和6月22日美国财政部发布的规则草案联系到一起。

草案要求对美国在半导体和微电子、量子计算和人工智能领域的某些投资进行监管,禁止或要求限制中国在AI和其他技术领域的投资。

OpenAI的行为可能是美国对中国人工智能领域的一次“脱钩”,只不过这次国内AI公司没有兵荒马乱。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新硅NewGeek (ID:XinguiNewgeek),作者:董道力,编辑:张泽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