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新闻 - 首页头条 ( ) • 2024-06-27 21:16

“生了肿瘤,却栽在心脏?”这句话对肿瘤患者来说并非危言耸听。抗肿瘤药物心脏毒性已成为全球医疗界热点之一,肿瘤合并心血管疾病的防治水平亟待提升。

6月27日,为提升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相关心血管不良反应的诊疗水平,由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以下简称“中山医院”)牵头的第三期“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相关心血管不良反应临床诊疗学习班”正式开班,全国首部聚焦ICIs(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相关心肌炎的临床参考用书——《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相关心肌炎——从基础到临床》同期发布。

全国首部聚焦ICIs相关心肌炎的临床参考用书发布  新民晚报 图

目前,恶性肿瘤和心血管病是严重威胁人类生命健康的重大疾种,且两者之间存在着不可忽视的关联。

中山医院介绍,2022年中国新发癌症患者482.47万,即平均每分钟有9.2人确诊癌症。得益于科技进步,各种新型药物层出不穷,肿瘤患者的生存率不断延长。但随之而来的抗肿瘤药物心脏毒性也在世界范围内成为焦点和热点。

譬如,某些瘤种如乳腺癌的多项长期临床随访研究证实,其最终死亡率统计,心血管疾病甚至超过了肿瘤本身。尤其是近年来,以ICIs为代表的免疫治疗在肿瘤治疗领域取得了重大突破,但这种“抗癌神药”有可能引发免疫性心肌炎,死亡率可达39.7-66%。这成为横亘于心内科和肿瘤相关科室医务人员面前的巨大挑战。

中国科学院院士、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心内科主任葛均波表示,本期学习班将就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相关的各种心血管病变进行翔实阐述与讲解,加强心血管与肿瘤相关科室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共同提高对于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相关心血管不良反应的诊疗水平,为患者带来更为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案,并帮助全国肿瘤患者共享上海医疗同质化服务。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院长房敏认为,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引发的心脏毒副反应呈现出多样性和复杂性的特点,需要加强临床多学科协作,以确保患者得到最优化的合理治疗。中医药对整体调节、减毒增效、调节免疫微环境和控制细胞因子风暴等具有独特的优势。从临床和机制上深入探讨中医药的临床疗效以及相关的机制,可为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相关心肌炎的治疗提供新的途径。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相关心肌炎——从基础到临床》,由中山医院多学科团队牵头组织编写,将上海经验分享、推广给全国同行,帮助针对不同程度病情患者采取最佳的诊疗方案,提高其生存质量。

本次学习班,由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东方心脏病学会议“肿瘤心脏病学论坛”、上海《中国临床医学》编辑部、上海健盟医学科技服务中心联合举办,百余名来自全国各地的肿瘤科、心内科、呼吸科等临床专家参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