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時 | 中央社 CNA ( ) • 2024-06-29 10:16

偏乡医疗专题3(中央社记者林巧琏、蔡孟妤、李卉婷高雄29日电)「很多事永远达不到理想,人生就是尽量做。」高医副院长戴嘉言一句话道出偏乡医疗困境,地域限制和人力仍是最大难题;高雄长庚名誉副院长陈顺胜则认为,整合各科专业仍待努力。

戴嘉言说,偏乡医疗最大的问题仍是医疗资源不足,尤其是急症、重症病患「就算让OHCA(到院前心肺功能停止)病患恢复呼吸心痛,但因为路途遥远,从山上送下来急诊处理,大多仍是凶多吉少。」

「努力让病患不用动,就算需要动(意指下山)也要让他们一趟路下来就获得最完整的医疗照顾。」戴嘉言指出,30年前自己规划「绿色就医通道」,偏乡病人搭高医医疗专车到医院,当天就开「肝胆专门门诊」,让偏乡病患免于苦苦等待,院方一条龙服务让资源最大化。

戴嘉言认为,偏乡医疗要把急诊做好,但急诊是很需要人力的,「虽然有人说偏乡医护来来去去,但公费生制度对于偏乡医疗人力还是有很大的助益。」戴嘉言乐观看待医护人力的流动,他认为,只要持续注入新血,偏乡医疗就会持续往前。

陈顺胜则认为,偏乡医疗最大的困境是整合各科专业。因为偏乡看诊,无法像大医院一样,可将各专业科别医师齐聚一堂。

陈顺胜认为,远距医疗或许可解决困境,但偏乡又通常有网路问题。长庚在偏乡增加远距医疗,加强电脑化,让医疗更便利。但远距医疗最大问题是影像传输,若山区网路宽频不够,就会窒碍难行。

陈顺胜建议,偏乡医疗应该专业化,自成一门偏乡医疗专科,包括语言、沟通、治疗等方面都要学习贴近当地,目前至少要做好勤前教育及相关训练。

此外,陈顺胜指出,甲仙区客运少,到市区的交通时间又久,但残障鉴定一定要到医学中心做,在当地卫生所无法鉴定,对居民也很不便。偏乡医疗也要考虑天候、幅员广度、可近性等因素,而医师也容易因家庭及子女就学等问题而不愿久待山区。

恒春基督教医院眼科医师陈云址提及,犹记2016年莫兰蒂台风重创恒春半岛,当时接获1名病患不慎遭到掉落的招牌砸伤眼睛,造成角膜裂伤,若不及时治疗,恐面临失明危机,当年仅他1名眼科医生,于是冒风雨前往医院手术,保住眼睛,但也显示出偏乡迫切的专科医疗需求。

陈云址说,驻诊医师能及时为在地乡亲解决眼前棘手问题,「不论30年前、还是30年后的今天,偏乡医疗最跨不过的槛,依然是人力短缺。」

在偏乡设居家护理的护理师赖慧珊说,先天资源不足与幅员辽阔是一大考验,透过自己的热忱与勤奋,有时协助民众媒合辅具,初期甚至得自己开车往返屏东市区采购医疗器材,但这些还是得面临偏乡缺乏专业医护人员的困境。

「这问题不难,只要政府愿意帮点忙。」赖慧珊说,建议调高健保点数给付或采奖励方式,吸引在地青年返乡及居家护理师投入「为偏乡医护人力注入活水」。(编辑:孙承武)11306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