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時 | 中央社 CNA ( ) • 2022-06-26 16:37

(中央社记者王扬宇苗栗县26日电)都说送鱼,不如给钓竿教钓鱼。对苗栗县的阿昌清洁庇护工场来说,最困难是「拿钓竿」,就是教导中重症庇护员工愿意出门,认对路线号码、搭客运、再转车并步行至工场,且下班时能顺利回家。

苗栗巨蛋体育馆内一隅,木板隔出一间小作坊,外观粗重又显老派的封口机喀喀作响。现场只见3名障别为中重度庇护员工(孩子),一人从大纸箱拿出已制作包装完成的卫生纸,8包一袋逐一装进塑胶袋内。

对面另一名庇护孩子接手,将8包装卫生纸平放进封口机,左右手同时按下防呆按钮,卫生纸顺势滑落至滑轨;另一名年纪稍长庇护员工则担任品管,双眼揪著封口仔细检查有破口,再放进纸箱、装箱后搬上栈板出货。

阿昌清洁庇护工场民国106年成立,主业是「清洁」,卖卫生纸是机缘。工场负责人兼场长刘诗诣说,一开始是接案做住家清洁为主,之后发现业主隔壁的独居长辈生活环境太糟糕,遂决定义务帮长辈改善环境,善举又经媒体报导,引来卫生纸大厂主动捐钱支持。

捐钱诚属美事一桩,对亲身投入照料庇护孩子的刘诗诣来说,教庇护孩子们学会工作技能不难,最困难的是要教会自行打理日常生活,即交通训练:让孩子自己从家里出门、搭客运车、转车、再步行当工场,且下班后还要能自己回家。

庇护就业在苗栗是份得来不易工作,刘诗诣回忆说,刚开始时曾有庇护孩子家住南庄、山的另一边,清晨5时就得出门;原因是要先走路20分钟到车站、转两班公车,再步行抵达工场。

刘诗诣指出,刚到庇护工场的新生,常发生上下班搭错车状况,找不到路回家,接到家长电话通知;他和同事只能循著公车路线,一个往新竹方向找、另一个往台中搜寻,不把庇护孩子找到、绝不罢休。

让庇护孩子「独自」上班,对家长是个大考验、亦是观念洗礼。刘诗诣说,曾有家长骑摩托车载身障儿来谋职,但他跟家长说,每天骑车超过1小时载来上班不仅危险,也无法学会独立生活;经沟通后,家长才逐步放手,让孩子自己学习搭车上班。

事实上,最简单方式是拿捐款买辆交通车沿途接送,但阿昌清洁庇护工场坚持选择最辛苦的方式。刘诗诣笑著说,除了教导坐车认路线,加上庇护员工们也愿意穿上工场制服,时间一久、公车司机也知道了、坐错车时也会提醒。

至于贩售卫生纸,刘诗诣从庇护经验指出,他觉得善款应该要创造更多工作机会,且考量有些中重度障碍庇护员工无法胜任清洁工作,因此在108年决定要用卫生纸解决身障就业问题,甚而扩及改善独居长辈生活环境。

平安出门、平安回家是最重要、也是最困难的事。刘诗诣强调,如果这些事情全部帮孩子们做完,不让他们学习独立生活,这不是在帮助他们;庇护工场是个中继站,有一天孩子出去得到真正工作,「却不会搭车前往工作地点,一切都白搭!」

智能或肢体障碍孩子的生活范围小,拓展生活领域亦是庇护另一关怀重点。刘诗诣指出,工场的庇护员工经多次训练学会搭车后,休假时会开始自己搭车到外县市游玩,这些都有助孩子们提升人际及社会关系。

此外,庇护工场协助独居老人打扫居家环境,也有意想不到的互动。刘诗诣分享,有位独居老人的床垫下塞满「吃一半」的发臭爱心便当,经了解才知道,老人失智后、妻子离世了,但记忆却被定格在失智前。

这位老人每天会骑机车到公园呆坐、等接老伴回家,结果可想而知。刘诗诣说,然后老人就自己回家,爱心便当吃一半、剩下一半要留给太太;就这么日复一日,日积月累,「独居老人背后都有自己的故事」。

订阅《早安世界》电子报 每天3分钟掌握10件天下事
请输入正确的电子信箱格式
订阅
感谢您的订阅!

刘诗诣指出,让庇护孩子协助打扫环境,独居老人心里也会有感受与冲击,像是有老人就感叹说,看到这些孩子开心认真的打扫屋子,自己「好手好脚」、却整天怨天恨地,似乎该振作点。

从草创初期6名庇护员工,到现在有13名庇护员工,刘诗诣认为,这只是一个就业起点、一颗种子萌芽的机会,他希望每一位孩子都能早日离开工场,获得一般性就业机会、回归社会,工场也才能服务更多的庇护员工。(编辑:林克伦)1110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