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乎热榜 ( ) • 2022-09-29 23:49
弦歌缓缓的回答

任教于高中。

有一届,我任教语文的某班,几位班干部集体犯了一个比较严重的错误。他们班的班主任,一位相当温和的老师,那一天在教师的大办公室里第一次很严厉地当众批评了他们。那是一种肉眼可见的生气。别说学生了,我们在旁边看着都怕。

几个孩子都低着头,吓得不敢吭气。就在气氛最沉重的时候,一位女生,含着眼泪,怯怯地,轻轻地,拽了拽他们班主任的袖口,哽咽着,低声低气地说:“老师您别生气了,是我们错了……”

这个场景,说出来可能觉得平平常常,但在当时,亲眼看着,亲耳听着,很让人动容。办公室里有老师眼圈马上就红了。

他们的班主任,愣了一愣,随即表情就缓和了很多,长叹一口气,让他们坐下,待大家都缓一缓情绪,又喝了水之后,终于开始心平气和地谈他们犯的那个错误。

我通过这件事,得出了一个观点。这个观点,后来也在我个人的工作实践中,变成了一个经验——人发脾气的时候,需要的是安抚,而不是教导,更不是对抗。

我也由此想明白,为什么很多时候,学生和老师发脾气,或是同学之间发生矛盾火气最盛的时候,老师试图的教导往往无效,甚至还可能起反作用。

绝大多数的正常人,不会无缘无故发脾气。人发脾气的时候,是情绪失控的时候,负面情绪堆积到顶点,已经没办法很好地处理了,所以,以发脾气的形式,体现出来。

发脾气,是一种发泄,同时,也是一种求助。尤其是作为孩子。包括小朋友很多情况下的大哭大闹,也一样。

这是孩子给大人传递的一个信号——我现在已经处于崩溃状态,没办法处理自己的情绪了。

所以这时候,作为大人,尤其是作为父母,应当第一时间停下所有,先接纳并安抚孩子的情绪。

这种安抚可以是言语上的,比如“我知道你现在很难过(或者很生气),那我先陪你难过一会儿。这件事不着急,我们可以等你好一些了之后慢慢谈。一切都没关系的,我会帮你一起解决,也会一直陪着你。”同时也可以是行动上的,比如轻抚孩子的后背,或者孩子允许的情况下,轻轻拥抱他。如果孩子哭了,也可以给一块儿热毛巾擦擦脸,给孩子倒一杯水等等。当然,这里只是一个简单举例,实际生活中,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自己决定怎么说、怎么做。

等到情绪平复了,一切问题再来慢慢解决。解决问题本身就好,如果孩子哪里做错了,纠正行为即可,也可以适度让孩子承担一件事的自然后果(非人为刻意制造的惩罚或者痛苦)但最好不要去责罚甚至否定他本人。

比如他没有写完作业,在双方情绪都很平和的时候,我们可以谈谈这件事。怎么谈,单纯聊写作业这件事本身即可。先一起聊聊(可以是以探讨的形式,但一定是平等的,尊重的,轻松且友好的,要避免说教):为什么我们要写作业?为什么作业需要按时完成?然后再来总结分析一下:我们之前为什么没能按时完成,问题的根源在哪里?最后一起想办法:我怎么能帮助你,我需要做什么,你需要做什么,咱们共同努力,一起来达成“按时完成作业”的小目标(这也仅仅是一个随口的举例,实际过程中要根据具体事件以及孩子的个性,更细化)

不管遇到什么问题,不管你们怎么解决,都尽量不要在这个过程中让孩子感受到痛苦。要让孩子在具体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到,你是帮助和陪伴解决问题的人,是无论何时无论发生什么,都会始终和他站在一起的人,而不是站在他的对立面,需要他孤独对抗的人。

天大的事儿,都最好不要让孩子产生无助感。人无助了,就容易绝望,绝望了,就容易崩溃了。如果你在他本身情绪就已经崩溃的时候,再以言语或行动,让他陷入无助,这就会形成一个恶性循环。

慢慢地,孩子每一次的负面情绪都能在第一时间得到重视、得到安抚,可以及时地排遣出去,而通过每一次你们帮助并陪伴他解决问题的具体过程,他也意识到,所有的问题都可以解决,爸爸妈妈都会陪着我、帮助我,他就会愈来愈平和。

同时,家长在情绪失控时的自我处理方式,包括家庭成员之间产生矛盾时的处理方式,也会影响孩子。

教育是一个很漫长的过程,很多时候,不靠嘴说,而是靠日常点点滴滴的影响和渗透。比如我在很生气的时候,会尽量平静地告诉我的学生:“我现在真的很生气(或者很难过)我需要时间平静一下,你也平静一下,我们都喝杯水缓一缓,等我们都平静下来,我们再慢慢谈。”

直接地、平和地表达情绪,而不是发泄情绪。

慢慢地,我的学生也学会了。他们连好朋友之间偶尔吵架的时候,都会说:“我现在很不高兴,咱俩都平静平静,平静下来再慢慢谈。”我的同事经常开玩笑说,我班学生越来越像一个复制版的我。其实不止我班学生,开学一段时间之后,你观察吧,一个班级,班级的气质,学生的处事风格等等,都会和班主任越来越像,都能看到班主任包括一些任课教师的影子。

这就是一种潜移默化的影响。家庭教育中,这种影响就更深。而人的成长,人的逐渐向好,都是在这些日常的点滴影响中,通过时间的积累,最终达成的,并非简单的言语教导就能做到。

我们要相信,每个孩子遇到的每个问题最终都可以解决。但不会是用同一种方式,也不会是在同样长的时间内。

无论是孩子爱发脾气的问题,还是其它问题,都要从问题的根源出发,通过具体的行为和事件,慢慢引导,慢慢改变,不能着急。

愿所有的孩子,都能在爱的滋养下,平和地、快乐地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