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闻网 ( ) • 2023-05-26 17:06

  中新网长治5月26日电 题:不辜负脚下的土地:“传统农业村”走向“共同富裕村”

  作者 高瑞峰 邓蓉

  “农户负责‘点菜’托管,合作社负责‘包桌’种粮。”26日,山西襄垣冀家岭村种植合作社负责人秦培芝介绍,规模化种植和全程机械化作业托管服务,每亩地年均为农户带来了300元左右的增收。

  “以前,农户个人种地,在种、管、收等方面成本很高,辛辛苦苦忙碌一年,粮食的产量和品质都上不去。托管服务改变了传统小农经济‘单打独斗’的种田方式,提高了土地收益,还不耽误农户外出务工。”秦培芝说。

  冀家岭村属传统农业村,面对老龄化、空心化和人流少、收入低等问题,该村推行农业土地生产“大托管”模式,发展特色种植、订单育苗等,破解土地“碎片化”、农村“空心化”、规模经营难、良种良法推广难等困境。

  托管土地2600亩,引进种植能人,采用“村集体+合作社+承包户”模式发展大棚经济,规模化、标准化养殖生猪……冀家岭村培育特色优势产业,探索农村土地资源价值提升的出路,多元发展拓宽民众增收渠道。

山西襄垣,冀家岭村特色种植、特色养殖、乡村旅游等产业“多点开花”。破解传统小农经济“单打独斗”困境。 郭伟哲 摄
山西襄垣,冀家岭村特色种植、特色养殖、乡村旅游等产业“多点开花”。破解传统小农经济“单打独斗”困境。 郭伟哲 摄

  “每天80元的工资,一年下来挣个两万元不是问题。”冀家岭村蔬菜育苗基地务工的村民韩庆丰说。像韩庆丰一样,在该育苗基地务工的村民有30余人,负责移栽、起苗、运送等。

  “今年种的300万株青椒苗全是预定的,收益预计突破50万元。”冀家岭村党支部书记李晓君介绍,合作社负责寻找市场主体,“客户要什么,就种什么”,订单育苗将田间地头变成了“直销市场”。

  此外,冀家岭村发展采摘园、生猪养殖,持续增加村集体和村民收入。同时,深挖村内历史、文化、自然资源特色,发展乡村旅游,助推农文旅融合发展。如今,冀家岭村特色种植、特色养殖、乡村旅游等产业“多点开花”。

  “不辜负咱脚下的土地。”秦培芝和村民聊着土地上的新变化说,合作社不仅要当好“田保姆”,还要把新品种、新技术和好种子、好经验用到田间地头,让乡邻在家门口鼓起钱袋子,过上好生活。(完)

【编辑:刘阳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