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头条 ( ) • 2024-03-16 14:29

人们生活要有信念,没有信念就相当于行尸走肉,或者没有什么目标,成为堕落的一族。

1950年,美国哈佛大学的科特·里希特博士做了一个“希望试验”,想看看老鼠掉进桶里,能够坚持多久不被淹死。他找了一只光滑的大桶,接了半桶水,选一只较为壮硕的老鼠,丢进桶里。老鼠在桶里挣扎了十五分钟,耗尽最后的力气,就沉下水底。这时,他把老鼠捞了上来,老鼠缓过气来。几分钟后,他又找了五只老鼠,重复刚才的操作。老鼠将要溺死时,被捞出,缓了几分钟,再次被放进水里。如此几次之后,他不再捞出老鼠。老鼠竟然坚持了六十个小时才被淹死,似乎说明老鼠有自己的信念。它们似乎等待着被捞起,等待的过程就撑了六十个小时。

这个实验似乎验证了信念的重要性。马拉松长跑运动的距离是四十公里,为了纪念希腊战士菲迪皮德斯而设立。马拉松战役中希腊以弱胜强,战胜了波斯的军队。将士们需要有人回到家乡给人们报信,菲迪皮德斯自愿送信,长跑四十多公里,从马拉松跑到雅典中央广场对着翘首以待的国民说了一声:“大家欢呼吧,我们胜利了!”之后,就倒地不起,力竭牺牲。他有任务,也有坚定的信念。不然,一个普通人无法跑完四十多公里。为了纪念他,后代的马拉松长跑运动定义跑步距离为42.195公里,正好是菲迪皮德斯当年跑步的距离。信念能够支撑人完成伟大的任务,而不是仅仅满足个人的需要。

人在极端环境下,会为了吃穿而努力,于是,吃穿的需求就成了基本的信念。“羊角之交”的故事就说明这个道理。春秋时期,左伯桃和羊角哀结为异姓兄弟,一同前往楚国谋事。在途中遇到大雪,两个人的干粮不多了,冻得瑟瑟发抖。左伯桃为了不拖累羊角哀,选择自尽,把自己那一份干粮留给羊角哀,把身上的棉衣服也留给羊角哀。羊角哀坚持将左伯桃的尸体背到楚国,算是对深厚友谊的尊重。而极端环境下,左伯桃凭借信念做出了牺牲,给了羊角哀一定的发展空间。羊角哀不负重托,善待左伯桃的尸体。后代人传说的内容很多,引出了更多的故事。其实,两个人都有对友谊的坚定信念,相信友谊可以超越生死,可以感天动地。

孔子称赞自己的学生颜回:“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不改其乐。贤哉,回也!”说明颜回勤奋好学,虽然吃喝都不好,居住环境也不好,但他每天都以获得新知识为乐。有了坚定的求学信念,学习起来就会感觉很快乐。倘若没有求学信念,学习起来就会如坐针毡,偷懒耍滑,没有什么进步了。学生需要有坚定的求学信念,而不能有太多活思想。一旦失掉了求学信念,学生就会变成顽劣少年。学校培养学生树立坚定的信念,专心致志,刻苦用功,而不是要学生中心摇摇,三心二意。

有了信念,学生可以用功读书,农民可以好好种地,工人可以好好做工。农民种地希望获得好收成,粮食多了可以换来很多生活必需品。当然,农民种果树、养猪,发展副业也可以获得好的收入,但前提是有信念,没信念则不会那样做。即便有的农民种果树赔钱了,也不会自绝于人间,而是会重整旗鼓,干些别的。他们不懂市场规律,但懂得知足常乐,认为“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没有莫强求。”希望获得好的转机。虽然有些宿命论的意思,但他们有生活的希望,有奔向美好日子的信念,就足够了。工人整天做工,工作枯燥乏味,但他们有自己的信念,除了慢慢培养对工作的感情,就是对生活充满信心。做工挣钱之后,可以买到很多喜欢的东西,甚至可以攒钱买楼房,买汽车,还有什么抱怨呢?不做工就不能挣钱,而通过勤劳的双手挣钱之后,就算是有些出息了。美好生活的信念成了他们的精神支柱,也成了他们工作的理由。

人人都有追求美好生活的权利,但这种追求需要确立信念。相信什么,不相信什么,是从人小时候确立的。人小时候受到外界环境的刺激,会形成自己独特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知道自己追求什么,不应该追求什么。就好像一个穷人,知道自己应该打工挣钱,而不能追求搞金融;一个富人知道自己应该搞金融,而不应该到底层打工。人的信念不同,生活的领域也不同。一个穷人倘若有做富人的信念,就要积极行动,做一些致富的事情,而不能只有信念没有行动。当然,人之为人,除了肉体的普通,就是精神的高尚。而肉体大多比较一致,精神才是不同的象征。一个世界首富也只是一副皮囊里装了特定的精神,一个穷人也只是一副皮囊里装了特定的精神,不过这两种特定的精神并不一样,决定了他们的身份和地位的不同。

古人云:“人活一口气。”这“一口气”就是信念,有了信念,人活着才有精气神,才有奔头,有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