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虎嗅网 ( ) • 2024-03-24 08:42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果壳 (ID:Guokr42),作者:Steed、luna、深思,编辑:luna、李小葵,原文标题:《奈飞出来!<三体>里这些科学bug,我等你好好解释》,题图来自:视觉中国

本文讨论了奈飞剧集《三体》中存在的一些科学错误,并解释了其中的原因。

• 🖥️ 剧集中显示汉字的技术细节与当时技术水平不符,而腾讯版《三体》采用更科学的设定。

• 💧 科学家自杀的细节在装置设计和坠落时间上存在一些准确性和不准确性。

• 💎 剧集中的人造钻石形状和质量与现实中的钻石不符合,而且最大的天然钻石都远远小于剧中的钻石。

奈飞剧集《三体》开播3天,你们都看了吗?

俗话说,“一千个读者心中有一千个三体”,开播前我们以为奈飞版只是照例因为“不符合预期”被吐槽一番。

但没想到的是,由于被极度压缩成8集1小时的剧情,奈飞舍弃了相当多的人物侧写和主观心理描写,导致人物缺少成长性、行为没有内在驱动。将原书的核心人物、故事进行拆分和重新整合,让他们两两之间强行产生情感联系,也几乎无济于事。

同时,为了使打乱的故事合理化,编剧也新增了一些原创细节。这些细节是对剧集加分,还是对剧集减分了?本文是果壳编辑们的部分评论音轨。

评论无关键剧透——反正《三体》的情节大家都知道——请放心服用。

红岸屏幕上的中文,穿越而来?

第2集的一个技术细节引发了广泛讨论:上世纪70年代,叶文洁在红岸基地接收来自三体的信号,解码的电脑屏幕上竟然直接显示出了汉字!

这与当时的技术现状有明显的出入。

那个时代的电脑技术还远未发展到能够显示汉字的水平,主要的障碍在于当时电脑使用的是ASCII编码系统,这个系统只能表示128个字符,有英文字母、数字和一些基本符号,而不包括汉字。

展示汉字在技术上面临的首要困难是汉字的复杂性和数量。汉字不仅种类繁多,且字形复杂,这对于早期的电脑显示技术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此外,当时的电脑内存和处理能力有限,存储和处理成千上万个汉字数据是一个非常大的挑战。

随着技术的进步,直到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一些尝试才开始出现,比如为Sinotype II机器开发中文字体的项目。

相比之下,腾讯版《三体》在同样的场景中采取了更为科学的设定,避免了使用不符合当时技术条件的汉字显示,这种细节处理体现了制作团队对科技历史的尊重和理解。

果壳编辑:看起来像是高分辨率的屏幕,加了一个像素风滤镜。

中微子探测装置里不让跳水

由于时长有限,剧集无法对人物进行详尽的介绍,有些身份信息是通过场景揭示的。

第1集中那位科学家(对应原著的杨冬)自杀的那一刻,最能体现她“粒子物理学家”的身份:她从一个大型装置的观测平台上走出,紧接着一跃而下,掉入了底部的水池。

那这个细节准不准呢?

说它准吧,有道理。看起来,这个四面布满“眼睛”的装置,原型类似日本的“超级神冈”中微子探测装置。这个装置里面本来应该装满了超纯水,如果有中微子穿过超纯水,会发出微弱的闪光,并被数十万只“眼睛”——也就是光电倍增管——捕捉到。

“超级神冈”检修时的内部,因检修所以没有装满水丨Super Kamiokande official website

如果里面装满了水,自然不可能用“坠落”的方式自杀,但奈飞《三体》中,相关实验中止,所以装置里只有底部有水。

我们在视频软件上拉了下,科学家坠落时间是2.73秒,如果是自由落体的话,坠落高度是36.5米,是十几层楼的高度,确实也达到坠落自杀的条件了。

但它又确实不太准吧。

果壳编辑:谁家探测器,咋中间开个洞放观察平台啊,不怕漏水么?超纯水,一进人、水就废了……

既然都提到中微子探测装置了,咱们多说几句。

“超级神冈”的结构,与中国即将完工的江门中微子探测装置不同。

江门中微子探测装置的主体,是一个直径35米的庞大有机玻璃球,外有不锈钢网架,二者之间为光电倍增管。网架将超纯水分成内外两层,3.5万吨是外部水池的,内部还有7千到8千吨,总量是4.2万吨。有机玻璃球内是2万吨高纯的“液体闪烁体”。

建造中的江门中微子实验装置丨bilibili@中科院高能所

世界上前所未有的7斤重钻石

第2集中,安吉·萨拉查(也就是“汪淼”)用碳纳米丝切割了一块人造钻石。

从画面里出现的手和笔来估算,钻石边长大约10厘米。已知钻石的密度为3.52克/立方厘米,那么这块钻石重达3520克,也就是17600克拉。

朋友们,这是什么概念啊?

现实中最大的天然钻石是3106.75克拉的库里南,还不到它的五分之一,价值超过75亿美元。实验室科技树点得还不如大自然,2022年的最大的人造钻石记录仅重150.42克拉。

左边蓝色钻石重150.42克拉,右边灰色钻石重141.58克拉丨Internatinal Gemological Institute

正立方体的形状是另一个bug。

实验室培育钻石,用高温高压法(HPHT)可以使它长得更大,但倾向于长成八面体和菱形十二面体,这是由钻石的原子结构决定的。

气相沉积法(CVD)或许可以长出正方体的钻石,但原石通常黑乎乎的。想要纯洁无瑕的正立方体钻石,只能切!

气相沉积生产的钻石,河南知名土特产丨Henan Crown Diamond

果壳编辑:一个可能的解释是,他们用纳米丝提前偷偷切出立方体,当众再切一次小块——谁都怕正式演出失败嘛,提前彩排一下。

但事实上,这块“钻石”到底是不是钻石,存疑。

剧集中立方体的形态和色泽,更像是脆弱的萤石或方解石(或者干脆是一块亚克力)。天然矿物不同结构导致形状不同,被切割时也倾向于沿着解理面裂开,就像扭开奥利奥饼干的夹心。萤石、方解石本身容易形成正方体,而八面体和菱形十二面体才是钻石最常见的形态。

八面体的完全解理和切割丨Al Gilbertson

成吉思汗时期用上金属马镫?太晚了

维德拿着一只马镫说:“成吉思汗的军队,是世界上最早使用金属马镫的”。这有点子瞧不起古代人民的生活智慧。

单镫帮助骑手上马,双镫有利保持平衡和控马,马镫给了游牧生活乃至战争以极大便利。它的起源、传播、技术,对军事、社会有着重大意义,传播路径甚至被称为“马镫之路”。

在成吉思汗出生前900多年,东西晋时期的陶俑上已经有了单、双马镫。完整双镫实物,已在4世纪到5世纪墓葬中多次出土。如果不强求“完整”,那么蒙古国出土的匈奴铁质马镫,可早至公元前3世纪至公元前2世纪。

没有太空电梯,何来太空基地

奈飞《三体》中,维德表示要在月球上开建太空舰队,因为月球上的低重力环境能造出更大的船舰。

没错,在月球上建立太空基地,被认为是人类大规模向深空进发的第一步。

月球的重力只有地球的1/6,在这里出发可以大大减少初始时期所需的燃料,只需大约1/10的燃料即可摆脱月球引力。

要建造能承载太空舰队的庞大飞船,在月球上也比在地球上更容易完成:同样的飞船,用同样的建造材料,在月球上可以顺利建造,在地球上却会被骤然多出的5倍重力压垮。

不过这里给维德老先生提个建议:更理想的太空舰队建造平台,应该设置在地球同步轨道上。这里到地面的距离只有月球的1/10,更方便从地球输运大量人员物资,且轨道上重力为零,更适合按太空要求打造飞船,而完全无需考虑任何重力影响。

但是,维德先生,您再听我一句话!

不论是同步轨道还是月球基地,如果仍用目前的化学运载火箭从零打造,都将是耗资巨大而效率低下的一项工程。只有太空电梯才能在倒计时开始后带来量和质的改变。什么材料的强度足以支撑太空电梯?书中的纳米材料“飞刃”。这也是小说里的完美闭环。

如果删减太空电梯,那么“飞刃”留给世界的只有杀戮的绝响。技术没有纯粹的善与恶,端看人类如何利用。大刘已经在书里给出了答案,奈飞这里却没抄好。

阿瑟·克拉克小说《天堂的喷泉》里的太空电梯,给大刘留下了深刻印象;《安德的游戏》里即时通讯的安塞波,首次出现在厄休拉·勒古恩1966年小说《劳卡诺恩的世界》里;《星际争霸》里的虫族设定、《光晕》的动力装甲,可追溯到海因莱茵的小说《星船伞兵》。好作品不低看“拾人牙慧”,更看重核心情节和点子是不是划时代奇响。

所以咱们果壳这边建议:

奈飞请向《流浪地球2》购买太空电梯素材。郭导拿钱把球3搞快点!

参考文献:

[1]Dossa S S, Ponomarev I, Feigelson B N, et al. Analysis of the High-Pressure High-Temperature (HPHT) growth of single crystal diamond[J]. Journal of Crystal Growth, 2023, 609: 127150.

[2]Nebel C E. CVD diamond: a review on options and reality[J]. Functional Diamond, 2023, 3(1): 2201592.

[3]https://www.gia.edu/CN/hpht-and-cvd-diamond-growth-processes

[4]https://www.gia.edu/CN/gia-news-research/how-protect-diamond-chipping

[5]http://www.nimte.cas.cn/news/media/201910/t20191029_5413451.html

[6]https://www.rct.uk/collection/search#/9/collection/2800271/cullinan-diamond-cleaving-of-the-second-largest-portion-and-the-final-seven

[7]https://www.igi.org/igi-analyzes-record-150-carat-rough-lab-grown-diamond/

[8]陈巍. 马镫起源与传播新探[J]. 自然科学史研究, 2017, 36(3): 333-346.

(感谢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提供江门中微子探测装置的资料与授权、王谢杨为字符部分提供专业建议。)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果壳 (ID:Guokr42),作者:Steed、luna、深思,编辑:luna、李小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