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乎日报 ( ) • 2024-04-05 10:00
名将英雄两千年,志意修则骄富贵,道义重则轻王公 查看知乎原文

街亭没守住,诸葛亮其实有心理准备,但他最生气的是马谡这怂蛋打了败仗后竟然弃军而逃,跑没了踪影,甚至战后也没来自首,直到被抓捕归案,才发现原来是丞相府长史向朗知情不举,这可让诸葛亮气坏了。此次战败相当于是一触即溃,本就暴露了蜀汉军纪稀松的弱点,向朗还敢顶风作案,包庇罪犯,此人也必须严惩。

于是,本来前途无量的向朗被革去一切官职,贬回成都老家面壁思过。而马谡该如何处置,这才让诸葛亮最为纠结。

诸葛亮只有一个杀马谡的理由,也有一百个饶过他的理由,但这一百个理由,都抵不过那个杀他的理由。

首先,诸葛亮和马谡有师徒之谊,甚至有父子之情。当年,诸葛亮在荆州时,也和刘关张那样,曾与马良结拜为兄弟,而当时才十七八岁的马谡,也常常跟在二人身边。后来马良在夷陵之战战死,马谡在诸葛亮心中便成了马良的影子,哪怕刘备临终前特意叮咛诸葛亮马谡不可大用,但诸葛亮仍不以为然,常常与马谡腻在一起谈论军计,从白天谈到深夜都不自觉。诸葛亮征南中,马谡一路送出数十里,依依不舍,更见二人情意深重。马谡被捕后,自知罪责深重,也写了一封诚挚感人的书信:

"明公视谡犹子,谡视明公犹父,愿深惟殛鲧兴禹之义,使平生之交不亏於此,谡虽死无恨於黄壤也。"

大禹是鲧的儿子,鲧治水不当,罪孽深重,帝尧杀之,却重用其子大禹,最后还将帝位禅让给了大禹。马谡用此典故,就是希望诸葛亮看在往日的情谊上替他照顾子女,那么他就虽死无恨了。曾子有云:“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临大节而不可夺也。君子人与?君子人也。”刘备和马谡都全心全意向诸葛亮托孤,一则诸葛亮是真正的君子;二则也说明他们的感情是真的好。

其次,蜀汉人才匮乏,不仅缺良将,也缺参谋。马谡便是没有统兵之才,也是很好的参谋人员,杀之可惜。当时规劝诸葛亮饶了马谡的人应不在少数,向朗就不说了,另外参军、安汉将军李邈与留府参军蒋琬也都给马谡求情。

李邈说:“秦赦孟明,用霸西戎;楚诛子玉,二世不竞。”

蒋琬说:“昔楚杀得臣,然后文公喜可知也。天下未定而戮智计之士,岂不惜乎!”

李邈和蒋琬都把马谡比喻成了春秋时的楚国名将成得臣,当时晋楚争霸,成得臣因骄敌而败于晋国之手,结果被楚成王赐死,晋文公听到这个消息后,大喜过望说:“莫馀毒也已!”所谓“人莫予毒”这个成语就是典出于此。

总之,胜败乃兵家常事,何必为此自毁人才。但诸葛亮对此另有看法,他挥泪说道:“孙武所以能制胜於天下者,用法明也。是以杨干乱法,魏绛戮其仆。四海分裂,兵交方始,若复废法,何用讨贼邪!”

诸葛亮是个法家,他深深明白法令严明是一个国家、一个军队的基石。正如诸葛亮兵书《便宜十六策》所言:“当断不断,必受其乱,故设斧钺之威以待,不从令者,诛之!”而此次街亭之战,败就败在蜀汉军队军纪散乱、战斗素质太差,导致稍有挫败便将领逃亡,“士卒离散”、“兵将不复相录”,产生崩溃效应。诸葛亮自己也总结此次北伐经验说:

大军在祁山、箕谷,皆多于贼,而不能破贼为贼所破者,则此病不在兵少也,在一人耳。今欲减兵省将,明罚思过,校变通之道于将来;若不能然者,虽兵多何益!自今已后,诸有忠虑於国,但勤攻吾之阙,则事可定,贼可死,功可跷足而待矣。

诸葛亮认为,北伐失败的最大原因不是兵少,而是兵将素质不够,纪律稀松。所以现在最应该做的事情是“减兵省将,明罚思过”,即裁掉一些弱兵,精简掉一些实在不会打仗的庸将,明确赏罚,反省过失,只要能够改掉这些缺点,蜀汉北伐仍然大有可为!

所以,诸葛亮杀马谡,不是杀鸡给猴看,而是要杀猴给鸡看;虽然千军易求一将难得,但若千军拉稀,那么再牛的将也没辙。诸葛亮专注于培养将才的兵书作品《将苑》也说:“若赏罚不明,法令不信,金之不止,鼓之不进,虽有百万之师,无益于用。”还说:“有制之兵,无能之将,不可以败;无制之兵,有能之将,不可以胜。”

所以,即便有再多的不舍,诸葛亮也必须杀马谡,这不是为了谢众,而是为了示众!正如诸葛亮所言:“吾心如秤,不能为人作轻重。”(见《诸葛亮集 杂言》)临阵脱逃的虽不止马谡一个,大家都跑了,但马谡是高层,是丞相的心腹,必须杀给大家看,以震慑军中:虽说法不责众,这次只杀马谡等几个带头的,但军法无情,要的是绝对的服从;以后打仗,千万不要再给我怂了!

所以,《三国志 马谡传》注引《襄阳记》记载,当马谡死时,“十万之众为之垂涕。”大家哭不是哭马谡可怜,而是哭自己这仗打的太窝囊,害的丞相连亲如子侄的马谡都要杀,我们对不起丞相啊!而从此以后,蜀汉军队无论顺风逆风,都再没有打过这样的窝囊仗,其正如西晋人袁准《袁子》所言:“法令明,赏罚信,士卒用命,赴险而不顾,此所以能斗也。”

顺便说一下,《三国志 马谡传》中说马谡“下狱物故”让很多人误会他不是被明正典刑而是病死在狱中,其实这是读史不多的缘故。因为《三国志》除了马谡本传,其他相关人员的传记中都明确记载了“斩马谡”;《马谡传》这么写只是“为传主讳”的记史传统罢了。毕竟,陈寿的父亲曾是马谡的手下,马谡也算是陈家的举主,这点面子还是要给的。

而诸葛亮对马谡也算是仁至义尽了,马谡死后,他亲临哭祭,并一生为马谡抚育遗孤,视如己出。人生就是如此,有太多的不如意,也有太多的不得已,所以刘备必须要杀干儿子,诸葛亮必须要杀亲弟子,霹雳手段下隐藏着的是无穷与无奈的悲伤。更悲伤的是,诸葛亮从兄长诸葛瑾那里过继的长子诸葛乔也在此次北伐中去世了,死亡原因不详,只留下诸葛亮事前写给诸葛瑾的一封信,解释诸葛乔为何也要参与此次北伐:

"乔本当还成都,今诸将子弟皆得传运,思惟宜同荣辱。今使乔督五六百兵,与诸子弟传于谷中。"

据说,诸葛乔与在东吴的哥哥诸葛恪俱有名于当世,很多人都认为诸葛乔的才气不如其兄诸葛恪,但在品性修养方面则超过了诸葛恪。然而,这样一个本应前程似锦的优秀年轻人,竟然这么早就死了,实在令人悲痛。

另外,诸葛亮的好部下、好兄弟、好搭档蜀郡太守杨洪也死在这一年,杨洪是本土派中最支持蜀汉政权的益州大姓,而且“忠清款亮,忧公如家,事继母至孝”,诸葛亮对他非常敬重。

另据《后出师表》所言,这一年还去世了很多人,包括“赵云、阳群、马玉、阎芝、丁立、白寿、刘郃、邓铜等及曲长屯将七十馀人,突将无前。賨叟、青羌散骑、武骑一千馀人”,虽然很多人认为《后出师表》乃东吴张俨伪托的作品,证据就是史书记载赵云其实死在后一年的公元 229 年,但公元 228 年年底的第二次北伐确实没有赵云的身影,赵云此时即便没死,至少也缠绵病榻了。可以设想,诸葛亮当时应会常常去看望这位老伙伴,慰问之余,二人也会怀念起当年与关羽、张飞、黄忠、法正这些老伙伴在拿下成都后喝庆功酒时的畅快吧,可惜他们一个个都走了,最终只留下诸葛亮一个人,独自撑起这个烂摊子,鞠躬尽瘁,艰难前行。

总之,在这一年间,诸葛亮失去了太多太多,他经历了功败垂成的扼腕,也经历了老年丧子的哀伤,他频繁出席同僚丧礼,频繁经受各种打击,这让他似乎一下子衰老了很多,虽然他这年才 48 岁,但皱纹与白发却一日日滋长,看起来已是年过六十的模样。其文字,也从《出师表》的诚挚热烈,变成了《后出师表》的悲壮沉痛,《出师表》说“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后出师表》却说:“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至于成败利钝,非臣之明所能逆睹也。”意思说这北伐还是要进行下去,且要做长期抗战的打算,虽然困难很多,但他只知道弯着腰干,尽一切努力,无论成败,至死方休罢了!

这就是诸葛亮的人生态度,只要认准一件事,就永远打不垮,吓不倒,干到底!无论你是曹操、曹丕、曹睿、曹真,还是张郃司马懿郭淮,都只不过是必将被踩在脚底下的困难,因为汉、贼不两立,王业不偏安!从这一点来说,刘备与诸葛亮的精神是一脉相承的。刘备一生,折而不挠;诸葛亮一生,鞠躬尽瘁。所以刘备有髀肉之悲,诸葛亮则夙夜忧叹。当每一个烛灯下的夜晚,诸葛亮都会在伏案小憩时突然梦见先帝临终前对他的托付,于是泪流满面,襟袖尽湿,于是寝不安席,食不甘味,这就是一种使命的牵引,这种牵引让诸葛亮衰老的身体仿佛瞬间又充盈了无数的力量,支撑他坚持下去,奋斗下去,直到他打造出一个全新的大汉,一个全新的天下!

一个悲壮的逆行者,这也许才是一个更加真实的诸葛亮形象吧;而那个在《三国演义》中多智近妖、好似神仙老道般的传奇形象,则只是中国人的美好想象罢了。他们觉得圣人不应这么苦,应当谈笑间运筹帷幄才对。其实诸葛亮是真的苦,虽然他确实是天才,但他选择了最难走的路,并将一个貌似任何没有希望的国家扛在肩上,所以即便他最后走上了神坛,但那台阶上流淌着的,满是刺目惊心的血汗与泪水。

这才是真正的诸葛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