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新闻 - 首页头条 ( ) • 2024-04-12 16:56

在高校研究者的眼中,什么是好问题?如何提出一个好问题?又如何解决一个好问题?在特定的研究领域,找到一个好的研究问题需要做哪些准备?解决这一问题,又有哪些基本原则?4月10日晚,复旦大学哲学学院学科周系列活动第一篇章之“一个好问题是如何诞生的?”主题对谈在复旦大学邯郸校区精彩展开。中国科学院院士、复旦大学教授、化学与材料学院院长赵东元和复旦大学哲学学院教授、复旦通识中心主任孙向晨受邀对上述主题给出了各自的理解。复旦大学哲学学院科学哲学与逻辑学系讲师张明君主持了该场活动。

对谈现场

赵东元院士和孙向晨教授基于各自的研究领域,分别对科学、哲学、哲学与科学的关系等问题进行了概念澄清和知识解析。同时,也结合各自的学术经历,分享了他们对一个好的学术问题的理解,以及在有效解决这些科学/哲学问题过程中的个人体验。

赵东元首先探讨了“什么是科学”的问题。他指出,我们对日常生活中经常使用的“科学”二字的词源已有很明确的认知,即中文语境中现代意义上的“科学”二字最早源于日本著名科学启蒙大师福泽谕吉对西文“Science”的翻译,1893年经康有为引介开始在国内使用;后来,严复在翻译《天演论》等科学著作时也采用了此译法。自此,“科学”二字才在中国广泛运用起来。但是如果涉及给“科学”下一个定义,却并非易事。不过,结合相关文献记载和自然科学领域不同学者的解释,我们还是可以形成对“科学”的一般性认识,即科学是建立在“形而上学”“自然学”和“数学”上的理论化、系统化的知识体系。在此基础上,也可以进一步提炼出关于“科学”的“三要素”和“四大特征”。所谓“三要素”即科学的目的(发现/创造规律)、科学的精神(质疑、独立、唯一)和科学的方法(逻辑化、定量化、实证化);所谓“四大特征”即“客观性”“可验证性”“系统性”和“发展性”。

他接着进一步澄清了科学与技术,科学与哲学、神学之间的关系。他指出,科学往往由好奇心驱动,是无用之用;技术往往由量化目标驱动,是有用之用。二者在起源、目的、特点和表述方式上都不同。这一点从第一次工业革命的五个重要发明(飞梭、珍妮纺纱机、蒸汽机、蒸汽船、蒸汽机车)可得到说明。但同时,科学和技术之间也存在着相互促进关系——科学为技术的发展提供基础和支撑,而技术进步则不断地向科学研究提出新的课题,反过来激励科学发展。对于科学与哲学、神学之间的关系,赵东元通过考察“哲学”一词的古希腊源头,以及亚里士多德、罗素、冯友兰等人关于“哲学”的论述,概括指出,科学的尽头是哲学、神学,而哲学的尽头是神学,科学与哲学同根同源。

在厘清“什么是科学”的问题之后,如何提出好的科学问题并解析?赵东元以科学史上爱因斯坦、法拉第等人的科学发现以及相关科学理论和实践为例,概要描述了一个好的科学问题是如何诞生的,并强调了科学的验证性和科学的方法学问题。他认为,相较于科学问题的诞生,科学问题的证明更为困难。因为这需要科学实验的精确验证,而科学实验尤其需要演绎逻辑的三段论,这恰恰正是国人所欠缺的。为此,我们需要突破传统的归纳法,上升到逻辑理性的演绎法,提升创新驱动力。同时,为了规避对科研创新的认知误区,我们也须注意到,伟大的科学成果应该是站在巨人肩膀上的;世界的真实秩序乃是人的创造和发明。这一点在自然科学领域和哲学领域,如爱因斯坦、伽利略、康德、克罗内克那里都有观念表达。以自己研究的自然界中的多孔材料为例,赵东元进一步展开分享了上述科学、哲学思想和方法在自己研究过程中发挥的影响——从一步步发现、提出问题,到最终有效解决复杂的介孔高分子和碳材料合成难题,原创性地提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有机-有机自组装新思想,不仅都贯穿着上述理论方法,也是对之的再一次科学明证。

哲学研究者眼中的“好问题”是什么呢?孙向晨教授以“哲学中的问题”为主题,从哲学概念、哲学的思考方式、哲学与科学的关系、哲学研究中的问题、学生培养等七个方面展开他的理解。

他指出,“哲学”一词在日常生活中无处不在,似乎可以和任何一个学科门类搭配,且毫不违和。但如果涉及言说,似乎又很难表达清楚。就此而言,哲学可以说是一门很“奇怪”的学科。但如果仔细分析,我们其实总是已经生活在某种观念中,通过这些观念,世界被秩序化,我们的生活也保持规范化。

他进一步从中西方两个方面追溯了“哲学”概念的来源与界定,并简要介绍了现代西方哲学的两个重要流派——分析哲学和现象学对“哲学”的理解。据此,哲学其实是对于人类生存根本性关切的疑惑及其理性回答。所以,哲学并非高不可攀,每个人都可以是哲学家。当一个人在生活中努力去思考一些根本性观念时,就是在进行某种哲学思考了。这种思考有利于我们更好地审视自己的生活和工作,克服常见的种种偏见。这也是哲学思维最大的特点——反思,即努力发掘各种观念背后所蕴含的源初意义以及其内在的结构。哲学史上,从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的不断提问,到近代笛卡尔的内向探索,再到海德格尔对我们和世界的关系的论述来看,哲学也是一种提问方式,即对我们认为理所当然、从未怀疑的想法提出根本性质疑。这也关联到哲学的思考方式,即哲学必须能解析出其中所蕴涵的意义,包含了它所有的观念、逻辑与论证。

在哲学研究中,好问题的标准是什么,以及如何推进问题的研究?孙向晨认为,一是能关切根本性问题,二是能够落实在具体的学术领域,三是能够针对前沿的学术解读或研究路径进行推进。他进一步分享了自己当前所关注的几个问题,如从主体性问题到他人问题,从他者的他异性到他者的亲近性,以及在中国思想传统中如何理解这个问题。此外,“亲亲”的问题也是他一直致力思考的方向。他也强调,在专注于问题研究的同时,也要能够接受批评与反驳,这也是哲学训练的基本环节。因为这有利于对概念和论证的进一步澄清。当然,也需要用自我的理论去回应批评和反驳意见,并不断修正不完善的陈述与论证,探索自己理论阐释的界限。最后,他也就自己在学生培养过程中,是如何注意训练他们的哲学思维方式和经典文本阅读能力进行了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