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乎热榜 ( ) • 2024-04-14 17:54
Zpuzzle的回答

对于这个问题,我想说个“反面”的话。在影视领域有一个说法,“三流的小说可以改出一流的作品,而一流的小说往往只能改出三流的作品。”严格来说,这个话并不全对,但大体上也符合现实。在大多数人眼里,无论文学还是影视作品,性质都是一样的,它们都只是“好故事”而已。但文学与影视作为两种不同类型的艺术形式,艺术语言是存在非常大差异的,二者都可以以自己的方式来讲述一件事情,但是一个艺术作品之所以会被看作是某个领域里有代表性的艺术作品,是因为其能够体现这个领域里的艺术语言的独特性,而不是其单纯讲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

之前在讲小说与影视作品区别的时候,我也提出过这样一个问题,“现在让你随便挑一部你印象最深的经典小说,然后你自己将其重新写一遍,你会觉得自己比原作写的好么?”对于此,大多数人都会知道这是不可能的。可既然你已经看过了这个故事,你跟原来的小说讲的也是同一个故事,为什么你会觉得你写的“不好”呢?

因为你知道,虽然你跟原作写了同一个故事,但是你的写作技法、用词、篇章结构等等还与原著有较大距离。而这些写作技法、篇章结构类的内容,就是文学之所以成为文学的关键。

与影视作品相比,文学作品有个好处就是陆机所说的:

观古今于须臾,抚四海于一瞬。

文学之所以有这个能力,是因为语言文字本身就是一种抽象表达,其表现的内容可以无限“缩放”。如果需要详细的描写,作者可以把一个东西写的巨细靡遗,甚至用几千字的篇幅来写一个人的容貌,但如果需要简略的描写,那么几千年时间、几万里的空间,也可以用几个字概括。

而且,因为文字是抽象的,所以可以直接用来描写人的心理,并且将之与作者的个人观点融合,形成新的审美空间。但影视作品则是以具体的声画来塑造人物和讲故事的,其长于表现具体的、客观的事物,而在遇到需要表现人物心情、心理的内容时,就不得不通过各种外部的反映和动作来塑造。

如张爱玲《金锁记》那个有名的开篇:

三十年前的上海,一个有月亮的晚上……我们也许没赶上看见三十年前的月亮。年轻的人想着三十年前的月亮该是铜钱大的一个红黄的湿晕,像朵云轩信笺上落了一滴泪珠,陈旧而迷糊。老年人回忆中的三十年前的月亮是欢愉的,比眼前的月亮大、圆、白;然而隔着三十年的辛苦路望回看,再好的月色也不免带点凄凉。

可以设想一下,这段文字该如何用画面来表达?即便可以拍出来,但是否能准确还原出张爱玲的意思呢?

再如《狂人日记》:

今天晚上,很好的月光。
我不见他,已是三十多年;今天见了,精神分外爽快。才知道以前的三十多年,全是发昏;然而须十分小心。要不,赵家的狗为何看了我一眼?
我怕得有理。

这段话被余华反复称赞。

时光来到了一九九六年,一个机会让我重读了鲁迅的作品。一位导演打算将鲁迅的小说改编成电影,请我为他策划一下如何改编,他会付给我一笔数目不错的策划费,当时我刚好缺钱,就一口答应下来。然后我发现自己的书架上没有一册鲁迅的著作,只好去书店买来《鲁迅小说集》。
当天晚上开始在灯下阅读这些我最熟悉也是最陌生的作品。读的第一篇小说就是我曾经谱写成歌曲的《狂人日记》,可是我完全忘记了里面的内容,小说开篇写到那个狂人感觉整个世界失常时,用了这样一句话:“要不,赵家的狗为何看了我一眼。”
我吓了一跳,心想这个鲁迅有点厉害,他只用一句话就让一个人物精神失常了。另外一些没有才华的作家也想让自己笔下的人物精神失常,可是这些作家费力写下了几万字,他们笔下的人物仍然很正常。

试想一下,如果要把《狂人日记》改成小说,“要不,赵家的狗为何看了我一眼”该怎么拍?

那什么样的小说容易改成影视剧呢?自然是描写的越具体的越好,比如金庸:

青光闪动,一柄青钢剑倏地刺出,指向中年汉子左肩,使剑少年不等剑招用老,腕抖剑斜,剑锋已削向那汉子右颈。那中年汉子竖剑挡格,铮的一声响,双剑相击,嗡嗡作声,震声未绝,双剑剑光霍霍,已拆了三招。中年汉子长剑猛地击落,直砍少年顶门。那少年避向右侧,左手剑诀一引,青钢剑疾刺那汉子大腿。
两人剑法迅捷,全力相搏。
练武厅东边坐着二人。上首是个四十左右的中年道姑,铁青着脸,嘴唇紧闭。下首是个五十余岁的老者,右手捻着长须,神情甚是得意。两人的座位相距一丈有余,身后各站着二十余名男女弟子。西边一排椅子上坐着十余位宾客。东西双方的目光都集注于场中二人的角斗。

这里并不是说金庸的小说不好——相反,金庸的小说在通俗小说里是顶峰的作品,而且因为金庸的小说画面感足够强,所以改编和拍摄的难度都比较低,这也让金庸的小说很容易影视化。不过,这种画面感强的另一方面,就是很多叙述变得过于细碎,且为了读者的兴趣,对人物内心的开掘有限,使其难以在文学性上更进一步。

如果要拿一些古典小说做例子,来证明这样具体的描写也可以成为文学作品的话,是忽略了文学发展的时代背景。早期的小说形式还非常简单,基本就是单一的叙事,后来随着技法的不断丰富,小说也开始向现代、后现代发展。至少到了鲁迅的那个时代,《狂人日记》之所以能作为中国现代小说的开山之作,就是因为他足够现代,摆脱了传统话本小说的叙事路线。

在今天的小说写作中,很多人会强调要把作品写出“画面感”——能把作品写出“画面感”的确是个很强的能力,但是单一强调画面感,实际上也是在把文学当做文字版的影视作品。假如说你创作的最终目的就是买影视版权,挣更多钱的话,走“画面感”这个路子是对的,但这也等于放弃了文学自己的独特优势,也就更难成为“文学名著”。

“三流小说能改出一流作品”的情况之所以能出现,是因为两个方面的原因:首先,“三流小说”的意思是说其在文学这个评价体系里不是特别出色,但其可能有一个好的故事框架,这给予了改编者比较大的改编空间;其次,“三流小说”文学性不足的弊端,在影视中就不存在了——因为后者是靠画面在叙事,再差的文字描述也可以通过道具、美术等工作人员的手变为具象可感知的画面。

因此,如果把三流小说的题材交给一个优秀的作家来写,他也可能写出一流的作品,只是现实中几乎不会有作家干这种事。

在现实中,每每看到一些事件的时候,总会有人说“赶紧把这个拍成电影”。之所以会这样说,也是因为在大多数人眼里,这些事件就只是纯粹的“事”,可以被用任何形式来展现。

我自己之前也曾设想过把一些名著改编为电影,但后来我发现无论如何改编,能展现出来的东西总是有限的。与此同时,就算是很多世界级的知名导演,在改编经典文学作品时,也都只能展现其中的一部分。这也能从另一个方面说明两个艺术样式的根本不同。

不过,把文学作品改编为影视剧,是的确有利于让作品为更多的人所知道的。但我更希望的是,如果你真的对于文学感兴趣,且通过影视剧而接了解了某个经典文学名作的话,在有时间的情况下,不妨再读一读原著,那样或许会打开另一个有趣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