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超:从声明可以看出,美日还是主要通过增强菲律宾在南海与中国“灰色地带”对抗的能力,给中国在南海的维权行动增加困难。

4月11日,美日菲三国领导人在华盛顿举行峰会并在会后发表联合愿景声明,摆出一副组建“小多边”共同针对中国的态势。在此次三边峰会之前,菲律宾多次冲闯中国的仁爱礁和黄岩岛,通过炒高南海紧张局势为三国行为预热,显露出借盟友之力施压中国的明显意图。

菲律宾的这些举动,究竟是出于何种动机?是菲律宾亲美派感觉到国际大气候有利于菲在南海重夺主导权,还是马科斯为保在美家族资产而积极配合美国?由于没有足够可靠的信源,探寻其动机不那么容易,因而本文无意探讨其行为动机,而是关注于分析菲律宾通过这一系列动作到底有几分收获,有没有达到其所期望的目标。

在军事层面,虽然美国一直在对菲律宾进行军事援助,但美国对菲律宾的军事援助和双边军事演习训练每年度都有。三边合作最新的进展是将加入日本自卫队,使美菲双边演习成为三边演习,未来演习还可能逐步把澳大利亚纳入。不管是增加援助还是多边军演,由于国力和国防预算有限,菲律宾军队现代化建设至今进展不大。坦白的说,在南海如果有事,只靠菲律宾军队肯定没戏。这也是菲律宾一直想在南海问题上拉美国下水的原因。美国包括总统和国务卿在内的高官虽多次宣称美国恪守对盟友菲律宾“坚定,铁一般”的承诺,但美国是否愿意在南海出手,为菲律宾火中取栗,并不是那么铁板钉钉的事。

美国的一贯作风是怂恿和“拉偏架”,但在亲自下场帮忙上一直很小心谨慎。马科斯则一直想摸美国的底,想知道究竟什么事件会触发美国援引1951年的《美菲共同防御条约》。但如果菲律宾认为在南海主动挑衅惹事造成摩擦就能逼迫美国下场的话,那就是太看轻美国了。美国是否愿意在南海下场,主要取决于美国的战略利益,绝不是菲律宾所能绑架得了的。目前美国政经各层面还在与中国密集沟通中,与中国关系并没有破裂的迹象。菲律宾如再不顾实际,继续上演狐假虎威的戏码,只怕会一头撞上铁板。

美日菲三边愿景声明高调宣布美日将支持菲海警能力建设,包括向菲提供海警船只等,还扬言进行更多的三边海警联合海上巡逻及演习。从声明可以看出,美日还是主要通过增强菲律宾在南海与中国“灰色地带”对抗的能力,给中国在南海的维权行动增加困难。

既然铁了心要与中国在南海搞对抗,马科斯也做好了在经济上加强与美日等国关系,降低中国对菲经济影响力的准备。菲律宾驻美国大使罗慕尔德兹称,菲律宾寻求将不断深化的美菲安全关系转化为更广泛的经济利益,并指望美国、日本和澳洲等盟友为菲律宾的南中国海能源勘探计划发挥关键作用。在三边峰会前,美国商务部长雷蒙多率领22家美国企业的高管访菲,宣布了总值超过10亿美元的贸易与投资。峰会后,美日也许诺了包括基建和半导体在内的多项对菲投资。但长期以来,美国除了与菲律宾的双边贸易外,在对菲律宾的外国直接投资国中排名并不占优,这次的投资许诺看上去更像是配合盟友的表演而已。因为美国资本大都是私人资本,不可能配合国家意志去做无效投资。日本倒是有可能增加一点对菲投资。日本从上世纪70年代起就长期在菲律宾投资,是菲律宾的主要投资来源国,其主导的亚行对菲律宾的ODA援助额也一直排在第一位。总的来说,美日会追加一些对菲投资,但不会有菲律宾所期望的“1000亿美元”投资。菲律宾不是美国资本的主要投资方向;菲律宾孱弱的电力能源体系以及严重不足的科技人才无法匹配半导体业发展所需;日本在已经对菲很高的投资额上所能追加的投资也终归有限。但日本替美分忧,加大在菲投资的可能性是有的。毕竟是算政治账嘛,当年海湾战争日本帮美国分担了大笔军费的历史还历历在目呢。

即使得到了美日额外的投资,但菲律宾在南海问题上这么不顾中国的感受,还能指望中国不计前嫌地继续往菲律宾砸钱吗?马科斯能说出“不会影响中国投资”这种话,恐怕自己也不相信吧。而且不说国家资本的投资,就是其他国家的私人资本,在这么黑云压城的严峻形势下,还能放开胆子对菲律宾投资吗?菲律宾很多有识之士也已清楚地看到这点,只是碍于被煽动起来的高涨民族主义情绪,不便公开发声而已。

马科斯在南海问题上主动挑衅,甚至可能不惜以本国士兵的生命要挟美国履行“共同防御条约”。但马科斯有没有想过,如果菲律宾真的绑在美国战车上,在战争冲突中菲律宾所要遭受的损失?对马科斯政府在南海问题上的挑衅、冒进以及“狐假虎威”的种种行为,中国绝不会被其吓倒。美国没有必要在这个时候做破坏中美关系的事,马科斯如果继续强硬下去,南海问题外溢影响到中菲关系其他领域也是很有可能的。在国内民调已经走低的情况下,马科斯借南海问题冒险,并不能得到其所期望的结果。如果马科斯的南海强硬挑衅行为遭到中方阻拦反制,在撞到南墙后更大的可能是马科斯政府脸面丢尽,更进一步丧失其执政基础,反而使副总统莎拉得利。何去何从,希望马科斯政府能做出正确抉择,不要一再升高地区紧张局势,做出使自己后悔的不明智举动。

(注:杨超,博士,广西社会科学院东南亚研究所副研究员。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责编邮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