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乎热榜 ( ) • 2024-04-20 19:52
十二楼主人的回答

因为心智模式被改变了。


我是中文系出来的,还读了个古代文学的研究生,根据我对自身和周围同背景的观察,发现题主说的问题确实存在,知乎关于这个问题的讨论也不少。

文学专业,特别是到了硕博阶段,已经把正常的“”转化为“经典的追随者”,从而削弱了创造力。这主要通过观念植入运作模式改变,以及人们对“标签”的重视达成

如果不改变这个心智模式,就算是报了写作班,效果也不大。


首先是观念的植入,这是一切的起点

如果你到了中文系,特别是到了硕博阶段,你大概率会听到下面的话:

“中文系不培养作家,我们培养的是研究者。”
“当代文学不如现代,现代不如古代。”
“网文都好low啊。”
“XX教授好厉害!”

看不上现代的写作者,把古人,把学界知名教授捧上神坛,甘愿匍匐于其脚下,偶有喜欢写作的人,还可能被某些很有学术范儿好学生嘲笑。

在这种氛围之下,很容易形成这样的观念:我是不重要的,我的感受不重要,我的观点不重要,重要的是古人和专家,所以,我不需要做自己创作,只需要读经典,分析经典就够了

即便是想要动笔之时,四面八方就会头来无数judge的眼睛,“吓”得心力散去。

毕竟,世间好文字,已被道尽,我也就没有了写作的必要。

你们把这称之为“敬畏”。

但在我看来,这并非“敬畏”,而是“阳痿”,你的精神已经被阉割了。

文学,是文字的艺术,写作属于艺术创作,即便是新媒体写作,也或多或少带有艺术创作的成分。

而艺术创造,是绝对的勇气。

是对自身感受和思想的确信,永远敢于说出心中真相,敢于反抗,向陈朽之物抽出刀锋。

在创作之时,毫无理由地相信,老子就是行!

而国内的文学专业培养的是老师和gwy,是依附学术权威的学者,这几个群体是最劳保了,他们天然是权力体系的服从者和实施者,这恰恰是距离文学精神最远的。

文学精神的内核是“狮子”,是“婴儿”,而我们的文学专业却在培养“骆驼”。


观念之后,是运作模式的改变,大部分文学专业的学生,特别是好学生,他们身上运作的多是“文本分析者的运作模式”。

我们先看一个充分发展的“人”的运作模式是:感知外界世界(自然,社会,书籍),进行内部想象加工,然后进行逻辑梳理,以语言表达出来。

创作者运作模式是:他时刻都有一种,我要创造出自己作品的意识,在感知中,会更有意识地观察学习,将所经历的一切,都转化为作品的素材,然后再对此进行酝酿,想象,最终在某个时刻,以文字/图画的形式,将其表达出来。

而文学专业(特别是到了硕博阶段)的学生,会长时间埋头于书中,人一天24小时,如果10个小时都投入到典籍的阅读,三五年下来,非常容易封闭对现实世界的感知力,而对现实世界的感知,是创作者的起点。

更要命的是,当他默认自己的主要任务不是作为一个独立人的感受,阅读,分析,创造,而仅仅是作为前人作品的分析者,他的主体性会遭到严重的削弱,更甚者会沦为古人之奴仆。

即便是写作,也只是对他人作品的分析,如果没了他人的作品,他便会茫然失措。

这样,缺乏明朗的主体性,长期埋首典籍,写的东西都是从词汇,到词汇。

熟悉吗?

这不就是GPT的运作原理吗?


如果一个人在中文系待了几年,完全内化了这套观念和运作模式,那自然就很难开始真正意义上属于自己的写作,更不要提吃这碗饭。当然,即便是吃,也仅仅是写对经典作品的分析,但能做到这一步的人,也极少。

你无法想象中文系中的话语体系有多强大,观念和植入和运作模式的改造是潜移默化的,很多人身在其中,却从来没有过觉察,甚至还为此辩护。

这就要提到,最重要的一个因素,人被“中文系人”这个身份给限制住了。

他默认了自己是中文系人,默认了上面的观念和模式,于是便止于此,不再进行任何质疑。

他们没有意识到,作为一个人的存在,是很大很大,具有灵活性和开放性的。

而中文系,只是一个小小的概念,和你漫长人生中几年的经历。

一个小小的概念,和几年的课程,怎么能够凌驾于你作为一个人的存在之上呢?!

你想想,这是不是很荒谬?


之所以会群体性地出现这种现象,也是有迹可循的。

我们花了十几年寒窗苦读,才上了大学,我们把大学和专业看得太重了,很难把这个标签看得很小。只有精神力量足够强悍的人才可能做到,但即便这样的人,也可能会在强大话语体系和权威的威压之下下自我怀疑和痛苦,甚至放弃。

更重要的是,大多数人,从来没有意识到,自己作为一个人的存在本来是恢弘广阔,充满可能性,反而会认为自己是匮乏的、渺小的,把title置于自己作为一个人的存在之上,而自己只能卑微蜷曲地苟活于世。

而当你感知到自己作为一个人的存在的真实力量,这力量是不依傍于什么话语体系,没有title作为前提,你就迈出了改变的第一步。

如果你把自己当成一个"人",那么,这个专业是无法禁锢你的。


那具体而言,如何恢复作为一个人本来具有的创造力?

说起来简单,做起来难。

无外乎,改变固有观念,改变运作模式。

把那些什么中文系不培养作家,现代作品都是肤浅的,教授才是崇高的,你根本不重要,这种sb观念剔除。

把自己当个真实鲜活的人来看,你要相信自己作为一个人广大丰沛,然后,去感知世界,去阅读,去探索人性,去学习技巧,去写,去大胆的写。

谁他妈的Pua我,谁就去si吧!!!

如果你真的改变了观念和运作模式,你在中文系学习的内容,都会由沉甸甸的包袱,转化为闪耀着光辉的灵感来源和素材,它们才会显示出其真正的价值。


最后说一点,创作,一个层面是表达(文字/绘画等)技巧,另外一个则是精神成长,而二者又是相互成就的关系。所以,创作者,是终身的修炼者,是人类艺术和精神领域的探险家。

你必须永远在路上,永远在探索之中,才能永远在创造之中。

任何平台,身份,title,都不该停止你的脚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