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時精選 - 聯合新聞網 ( ) • 2024-05-10 18:14
生吃荔枝椿象可能伤及口腔和食道。图/南投分署提供生吃荔枝椿象可能伤及口腔和食道。图/南投分署提供

林业署荔枝椿象入菜,遭食药署警告荔枝椿象非合法可食用原料,最高可依食安法开罚2亿,而荔枝椿象到底能不能吃也引发热议。专家指出,腹部有臭腺,分泌的化学物会对皮肤或眼睛造成伤害,生吃更可能伤及口腔和食道,严重甚至可能导致气管或喉咙肿胀甚至溃烂;椿象煮熟后原则上就不会有毒性,但对甲壳类过敏,或被蚊虫叮咬后出现肿痛的民众就不太适合。

为带领民众了解昆虫生长繁殖快速的特性,林业署嘉义分署日前举办「呷虫王者」课程活动,活动初期规画和行销,以荔枝椿象移除后入菜作为发想,但课程前皆依法规调整内容,教导学员改以烹饪蜂蛹为主。

/*.innity-apps-underlay-ad {z-index: 34 !important; }*/ .innity-apps-underlay-ad ~ .header {z-index: 35;} .innity-apps-underlay-ad ~ .main-content .inline-ads { background: transparent;} #eyeDiv ~ .footer{ position: relative; z-index: 2;} /* sizmek_underlay 投递调整置底 z-index 权重 */ .article-content__abbr__text {display:inline-block;} /* to be remove */

食药署副署长林金富说,荔枝椿象属于外来害虫,食用安全性未经确认,国人也没有食用的历史经验,在相关安全性未经确认前,呼吁民众避免食用、以维护健康,食安法第15条规定,这类食品或食品添加物,「不得制造、加工、调配、包装、运送、贮存、贩卖、输入、输出、作为赠品或公开陈列」,违者可开罚6万元以上、2亿元以下罚锾,产品没入销毁。

针对荔枝椿象的毒性,台湾大学昆虫学系名誉教授徐尔烈说,煮熟后应不会影响,但即便没有毒性,也要考虑是否属于过敏原,毕竟这并非经常食用的物质,不确定是否会诱发过敏反应,一但引起过敏,半小时就会发作,要谨慎处理,如果出现全身性丘疹、呼吸困难、心跳加快等,要就医施打抗过敏药。

徐尔烈指出,荔枝椿象的腹部有臭腺,分泌的化学物可能伤害皮肤或眼睛,进入口腔和食道也可能造成伤害,并可能导致气管或喉咙肿胀甚至溃烂,因为黏膜组织会很敏感,对昆虫敏感,如过去被蚊虫叮咬后肿痛者,或对甲壳类过敏者,风险就会比较高。

徐尔烈表示,在其他国家,有些人会吃龙虱、蝎子、蜈蚣等具有毒性的昆虫,原则上烹煮过后就没有毒性;对于「荔枝椿象能壮阳」的说法,他认为,食用这种昆虫应该没有特殊效果,就像吃虾子等,属于蛋白质来源。

针对林业署规范的活动,徐尔烈指出,荔枝椿象属于农粮害虫,虽然国外有人吃,但不鼓励民众食用,建议透过生态教育,提醒民众留意荔枝椿象常出现的地点等,但也要尊重其他文化的食用习惯。

食药署食品原料整合查询平台列举的「昆虫及其来源制取之原料」共11种,包含花粉、红蚯蚓、蜂王乳;蜂王浆、蜂蛹、蜂蜜、蜂胶、蜂胶树脂、蜂蜡、拟黑多刺蚁、蚕丝蛋白和蚕蛹,但并非正面表列,不代表未列载就不得供原料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