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時精選 - 聯合新聞網 ( ) • 2024-06-17 15:12
卫福部心理健康司长陈亮妤表示,年长者罹患忧郁症时,常被认为是老化、累而不想出门,或是活力下降,甚至是以身体的不适进行展现,而误认是其他疾病,因此,老人忧郁筛检十分重要。图/123RF卫福部心理健康司长陈亮妤表示,年长者罹患忧郁症时,常被认为是老化、累而不想出门,或是活力下降,甚至是以身体的不适进行展现,而误认是其他疾病,因此,老人忧郁筛检十分重要。图/123RF

卫福部今天公布去年(112年)国人十大死因,癌症(恶性肿瘤)仍占据首位,并已是连续42年高居第一名。国人所关心的自杀死亡人数,去年为3898人,较前一年增加111人,增加2.9%,居国人主要死因第11位;死亡率为每十万人口16.7人,与上年相较上升2.8%。

卫福部分析发现,112年自杀死亡人数中,男性2500人,占比64.1%,较前一年增81人,上升3.3%,居男性死因第12位;女性为1398人,占比35.9%,较上年增30人,上升2.2%,为女性死因之第13位;男性自杀死亡率为每十万人口 21.7人,约为女性11.8人的1.8倍。

/*.innity-apps-underlay-ad {z-index: 34 !important; }*/ .innity-apps-underlay-ad ~ .header {z-index: 35;} .innity-apps-underlay-ad ~ .main-content .inline-ads { background: transparent;} #eyeDiv ~ .footer{ position: relative; z-index: 2;} /* sizmek_underlay 投递调整置底 z-index 权重 */ .article-content__abbr__text {display:inline-block;} /* to be remove */

卫福部统计处科长吕淑君表示,去年65岁以上自杀死亡率较111年下降4.9%,但其余年龄层有回升至疫情前的趋势。

卫福部心理健康司长陈亮妤表示,国内自杀现况,从2014年逐渐上升,如美国、加拿大等趋势,但去年已将趋势压平,而去年65岁以上长者自杀死亡率下降,15至25岁族群自杀率虽然仍持续上升,但趋势渐缓,值得注意的是,26至45岁的中壮年族群的自杀率则是回到疫情前。

陈亮妤指出,年长者罹患忧郁症时,常被认为是老化、累而不想出门,或是活力下降,甚至是以身体的不适进行展现,因而误认是其他疾病,因此,老人忧郁筛检十分重要。

陈亮妤说,年长者在疫情期间可能不想外出,无法接受筛检,或是受到活动减少、心情忧郁等影响,而增加自杀的情形,且疫情期间外在环境情形复杂,自杀原因并非单一因素所致。

陈亮妤说,针对老人族群,112年老人忧郁筛检达62万6345人次,其中转介就医2800人次、转介心辅1553人次、转介资源3606人次,未来将持续强化与各县市卫生局合作推广老人忧郁筛检。

至于去年推动15至30岁年轻族群心理健康支持方案,服务6万4059人次、转介就医8495人,并于针对年轻族群112年函颁「校园自杀个案关怀流程」,及早发现、及早治疗。

陈亮妤说,去年新冠疫情趋缓,经济活动回到疫情前,进一步分析,25至64岁中壮年族群的自杀者性别发现,男性多于女性,可能是疫情后,经济恢复活动,又感受到上有父母、下有子女的职场三明治压力,而其余详细资料需进一步分析,并与开启与劳动部对话,合作推动职场心理健康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