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网 - 首页 ( ) • 2024-06-19 15:42

潘功胜在谈及未来货币政策框架的演进时谈到,未来需要把金融总量更多作为观测性、参考性、预期性的指标,更加注重发挥利率调控的作用;持续改革完善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正在与财政部加强沟通二级市场国债买卖等


从金融总量上看,潘功胜表示,目前我国社会融资规模存量超过390万亿元,M2余额超过300万亿元,宏观金融总量规模已经很大。图:IC photo

  【财新网】“未来还可以继续优化货币政策中间变量,逐步淡化对数量目标的关注。当货币信贷增长已由供给约束转为需求约束时,如果把关注的重点仍放在数量的增长上甚至存在‘规模情结’,显然有悖经济运行规律。需要把金融总量更多作为观测性、参考性、预期性的指标,更加注重发挥利率调控的作用。”2024年6月19日,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在第十五届陆家嘴论坛上谈及未来货币政策框架演进时说道。

  在题为“中国当前货币政策立场及未来货币政策框架的演进”的主题演讲中,潘功胜首先阐述了当前“支持性的”货币政策立场,并表示对金融总量数据“挤水分”并不意味着货币政策立场发生变化(参见财新网《潘功胜:金融总量数据“挤水分”不意味着货币政策立场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