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時精選 - 聯合新聞網 ( ) • 2024-06-26 12:24
洪男5月21日在台中捷运上持刀随机砍人,检方今依杀人未遂罪嫌起诉他。图/报系资料照洪男5月21日在台中捷运上持刀随机砍人,检方今依杀人未遂罪嫌起诉他。图/报系资料照

台中捷运5月21日发生随机砍人案,检方查出洪姓凶嫌对时事不满就预谋随机杀人,犯罪防治学者指出,类似个案可能具有边缘性人格,另从「挫折攻击」理论分析,其用最原始的暴力朝不特定大众宣泄,导致无辜旅客成代罪羔羊,现代研究就类似随机杀人犯可说无从防范,建议民众留意警觉。

国立中正大学犯罪防学系暨研究所教授赖拥连解释,所谓随机杀人,在日本称为无差别杀人,英文是Indiscriminate Killer。

/*.innity-apps-underlay-ad {z-index: 34 !important; }*/ .innity-apps-underlay-ad ~ .header {z-index: 35;} .innity-apps-underlay-ad ~ .main-content .inline-ads { background: transparent;} #eyeDiv ~ .footer{ position: relative; z-index: 2;} /* sizmek_underlay 投递调整置底 z-index 权重 */ .article-content__abbr__text {display:inline-block;} /* to be remove */

他举例,日本2008年6月就曾发生秋叶原加藤智大杀人事件,一共酿7死10伤惨剧,堪称是日本30年来死亡人数最多的随机杀人案,后来2014年台北捷运也发生郑捷随机杀人案,造成4死24伤。

从日本研究中发现,类似随机杀人犯几乎都是男性,其等无业或工作不稳定,具强烈挫折感及自卑,加上没有朋友,和家人不亲近,部份有精神疾病,也造成社交能力不良、人际不佳,对未来感到绝望,是社会孤立者或边缘人,因向法偏激、对现状不满,引发随机杀人念头。

赖拥连说,中捷随机砍人案凶嫌可能具有边缘性人格,长期和团体疏离,发展出类似孤独式相处模式,在学校求学、职场谋职等等社交相对困难,甚至遇到霸凌,长期人际关系紧张导致退缩,也可能伴随精神疾患,加上模仿效应才选在郑捷案10周年当天行凶。

他表示,犯罪心理学中「挫折攻击」理论来看,人会使用暴力,和他受到环境挫折有高度关联性,当个体面临挫折、恼怒或不满,无法宣泄时就寻以人类最原始本能「暴力」来宣泄,当年加藤智大因家境、工作均不佳,本身缺乏社交能力,遭公司开除引爆他随机杀人动机。

现代挫折攻击理论也认为,当事人除挫折容忍力较低、社交障碍及具有愤世忌俗心里,但不会直接攻击造成他挫折的人,如父母、师长或职场长官,而是把不特定的社会大众当作目标,导致无辜民众成了代罪羔羊。

赖拥连指出,从日本研究发现,类似随机杀人几乎「无从防范」,因为身处公众根本无从得知身边的谁正处于挫折中,但搭大众运输时仍可透过带伞、包包防身,低头滑手机之余也注意周遭人事物,都是自保防身方式。

洪男5月21日在台中捷运上持刀随机砍人,检方今依杀人未遂罪嫌起诉他。图/报系资料照洪男5月21日在台中捷运上持刀随机砍人,检方今依杀人未遂罪嫌起诉他。图/报系资料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