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時 | 中央社 CNA ( ) • 2024-07-01 15:25

(中央社记者萧伃君台北1日电)台湾半导体地位受国际关注,全球AI三巨头都称台积电是「重要伙伴」。谈及台积电在美、日等国的全球布局,「晶片岛上的光芒」作者林宏文分析,台积电走向国际虽面临挑战,却是必要之举。

AI浪潮来袭,台湾半导体业在全球扮演不可或缺的角色,辉达执行长黄仁勋、英特尔执行长季辛格、超微执行长苏姿丰6月初亲临台北国际电脑展,多次提及台积电是「重要伙伴」,各国也纷纷向台积电招手,邀请前往设厂。除了到美国、日本设厂,台积电德国厂也预定年底动工。

然而,台积电海外扩厂计划引发各方对此决定是否能为台湾及台积电带来助益的议论。财经专栏作家林宏文近期接受中央社专访,深入剖析台积电国际化的眉角。

尽管台积电创办人张忠谋曾不看好赴美设厂,但林宏文认为,全球化及国际化是台积电作为全球第一大晶圆代工厂的必经之路,尤其在台湾资源有限的情况下。

不只地理位置 文化也需国际化

拥有30年采访台积电及半导体产业经验的林宏文于去年出版「晶片岛上的光芒」。就他看来,台积电所需的「国际化」不局限地理位置,心态和文化同样需要跟国际接轨。

他表示,台积电过去的成功固然是因为台湾人愿意加班熬夜的工作文化,再加上台积电营运方向清楚、策略目标明确,因此,「一个对的方向,认真做,就会成功」。

但如今时代不同,不仅是美国人「到了时间就要下班」,台湾年轻员工同样不适应爆肝工作。林宏文指出,「台积电总体离职率为4%至5%」,但1年内的员工离职率超过10%,在在显示年轻员工「不太能够承受这样子的工作方式」。

事实上,爆肝不只是工作时数长短的问题,林宏文分析,台积电不只是制造业、更是服务业,为了服务客户,必须确保机台全天候24小时运作顺畅。另一方面,半导体投资支出的7成用于设备,例如一台EUV机台要价近4亿美元(新台币130亿元),不可能不让它24小时持续运作。

国际化挑战艰巨 远端管理是解方

这对台积电经营团队无疑是艰巨挑战,他说,台积电内部人士曾透露,解决这类问题的选项之一是远端管理,意即利用现有资讯科技让美国、德国、台湾、日本不同时区的工作人员轮流控制机台。

另一项难题则是台积电海外扩厂与当地供应商及政府的合作,林宏文指出,以日本熊本厂为例,与日本索尼(SONY)的合作让台积电与当地沟通较为顺利;反观美国亚利桑那厂,「独立作战」(指没有合资对象)的台积电面临建厂进度延宕,他认为,这恐是刘德音提早退休的导火线。

林宏文观察,台积电到日本设厂的经济考量绝对大过地缘政治因素,赴美投资则是政治决定,但尽管如此,台积电还是有必须到美国设厂的原因。

他指出,美国是台积电重要市场,美国企业占了台积电6成客户,「如果大家都去了,唯独台积电没有去,万一别人成功了,它没去」,这个损失可想而知,因此「对CEO来讲,没有投资才是最大的风险」。

林宏文进一步分析,台积电在美国制造可能导致美国客户,或部分因安全需要而在美国生产的晶片面临更高成本。不过,对台积电而言,即使到了美国,在同样条件下与其他必须在美生产的厂商相比,只要能维持高水准技术及良率,台积电一样不会输。

中国遭美晶片制裁 难靠己力打造半导体优势

此外,美中贸易战、地缘政治局势导致全球供应链重组,相较于各国争相邀请台积电设厂,中国则遭美国在先进半导体技术上有如「卡脖子」的「晶片制裁」。

台积电前董事长刘德音6月初在任内最后一场股东会上直言,华为在晶圆代工上不可能追上台积电。此话一出,再度引起外界对中国能否成功绕过美国制裁,自行研发先进半导体的热议。

林宏文认为,中国在半导体产业大撒币式的投资很难成功。中国媒体第一财经报导,成立于2014年的中国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三期计划共投入高达约人民币6,468.7亿元(约新台币2.8兆元)的资金。

他说,华为除了大撒研发经费,旗下晶片设计公司海思半导体因美国制裁而无法向台积电下单后,被迫转与中国其他晶片厂商合作,「2022年就大量入股半导体厂达15家之多」。

其中,受惠于中国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的中芯国际也是华为合作伙伴,华为2023下半年推出搭载中芯7奈米晶片的Mate 60高阶手机,让市场一度以为中国有能力突破美国制裁的限制,往高阶晶片制程迈进。

然而,根据彭博今年3月的调查报导,中芯国际为华为生产的7奈米先进晶片,仍使用了美国半导体设备商应材及科林研发的设备。

全球半导体业高度分工 各有专精

「我没有忽视中国的实力,但是半导体产业其实还是一个高度全球分工、大家各做各自专精的部分,没有一个国家可以所有自己都做」,林宏文强调,这个产业是分工的行业,且分工愈来愈明显。例如荷兰的EUV设备、美国的设计、规格订定及趋势推动、台湾制造的晶片、日本的材料等等。

他也说,中国以前的成功是因为对外开放,全世界都去投资、人才涌入。他引用麻省理工管理学院教授黄亚生的说法指出,许多人认为中国成功是基于政府效率,但中国过去的经济成长其实高度受惠全球化、自由化。

「黄亚生认为邓小平那时候开放的中国,让所有资源进去,他们也充分利用香港自由且法制完整的资本市场,有相当多企业是透过香港募资」,林宏文直言,但现在香港不再自由开放,中国与其他各国的各种交流也变得相当困难。

他说,中国有能力在半导体成熟制程方面发展得很好,「就像电动车一个行业起来了之后,中国倾全力去做,就把那个行业做到很便宜,卖到全世界」,但半导体技术是一直不断往前推进,「那些新的技术、新的设备,你要完全靠自己,真的是不容易」。(编辑:侯姿莹)1130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