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時 | 中央社 CNA ( ) • 2024-03-29 12:48
示意图。(图取自Unslash图库)示意图。(图取自Unslash图库)

(中央社记者李宗宪雅加达29日专电)宝林茶室中毒案死者经解剖后验出米酵菌酸,是台湾首见。印尼早在1895年就有人食用传统椰子发酵饼后,因米酵菌酸中毒死亡案例,直至1977年因而中毒死亡人数高达近1万人,印尼当局已禁止生产这项食品。

印尼有关米酵菌酸

米酵菌酸小百科

米酵菌酸是一种罕见毒素,由唐苍蒲伯克氏菌(Burkholderia gladioli pathovar .cocovenenans B.cocovenenans)产生,这种菌易在富含脂肪酸的食物中繁殖,特别是椰子和玉米。在摄氏温度22至33度和中性pH值的环境中,会迅速增殖,产生大量的米酵菌酸。

  • 案例:印尼1895年首次发现米酵菌酸毒素,当地的传统椰子发酵饼导致数起中毒事件。过去非洲莫三比克、中国皆有案例。2024年3月北市宝林茶室食物中毒案件,死者血液中检出米酵菌酸,为台湾首例。
  • 症状:会影响肝脏、肾脏和脑部,引起包括精神不振、头晕、嗜睡、腹痛、呕吐等,患者可能并发血便、血尿、低血压、心律不整、体温过高、黄疸、四肢僵硬、呼吸困难、休克。严重时可能在症状出现后20小时内死亡。国外群聚事件致死率介于30%至100%。
  • 治疗:米酵菌酸没有解毒剂,仅能提供支持性疗法,如呼吸衰竭时插管、休克时打强心剂。
  • 预防:米酵菌酸不会因洗涤或烹饪而被破坏,请勿食用长期存放于不当环境的淀粉发酵食品。
看更多
关闭
(Bongkrekic Acid)的报导和期刊主要都是有关传统椰子发酵饼(Tempe bongkrek)。主流媒体「罗盘报」(Kompas)曾以「椰子发酵饼,中毒与死亡的悲伤史」为标题报导指出,椰子发酵饼是种历史悠久、会致命的食物,主要作法是椰子渣磨碎后发酵所制成的饼状物。

这种来自中爪哇马士县(Banyumas)的传统食物,在19世纪期间是贫穷家庭的最爱,因为当时经济萧条,马士县居民购买力下降,许多人因买不起健康食物,转而购买廉价食品。

不过,在1895年、1931年和1937年,仍由荷兰人统治的印尼爆发因椰子发酵饼而中毒死亡事件,直至1977年,因食用椰子发酵饼中毒死亡共达约1万人。

报导指出,研究人员1933年发现,人们中毒死亡的原因是因为椰毒假单胞菌(Pseudomonas cocovenenans),这种毒物会导致人类心脏功能受损。

根据印尼线上杂志Historia指出,印尼当局已于1962年禁止生产椰子发酵饼,但椰子发酵饼中毒事件持续至80年代,1988年因椰子发酵饼中毒死亡共有37人。

专研食品科学的印尼西里旺义大学(Universitas Siliwangi)讲师穆夫迪(Mufti Ghaffa)去年针对米酵菌酸发表一篇研究报告表示,传统椰子发酵饼产生的米酵菌酸会导致食物中毒,并造成器官衰竭而死亡。

报告说,在印尼因食用椰子发酵饼而食物中毒很常发生,因此椰子发酵饼被认为具有毒性。穆夫迪写道:「米酵菌酸通常出现在以椰子为原料的食品(如椰子发酵饼),主要发生在卫生条件不佳下制作(该食品)或是储存不当。」

穆夫迪表示,米酵菌酸毒性很强,可导致人类和动物中毒,若食用受污染的椰子发酵饼会在1至10小时内中毒,并影响肝脏造成肝损伤、器官衰竭,通常会导致死亡。

穆夫迪在报告指出,为预防米酵菌酸中毒,必须确保食品在生产和储存过程保持良好卫生条件,「适当烹调、充分发酵及适当的温度控制,降低污染风险至关重要」。(编辑:陈惠珍)11303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