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時精選 - 聯合新聞網 ( ) • 2024-05-21 21:58
医改会执行长林雅惠说,许多民众将股利所得视为薪资收入外的小确幸,当调整补充保费费率后,会有多少人受影响及冲击,健保署应多加精算,并借由讨论凝聚社会高度共识,避免引发大量民怨反弹。本报系资料库医改会执行长林雅惠说,许多民众将股利所得视为薪资收入外的小确幸,当调整补充保费费率后,会有多少人受影响及冲击,健保署应多加精算,并借由讨论凝聚社会高度共识,避免引发大量民怨反弹。本报系资料库

健保财务紧绷,调整补充保费挹注财源备受关注,卫福部健保署长石崇良今指出,补充保费自102年实施至今,在缴纳保费公平性上,确实应重新思考如何分担,或许较现行费率2.11%,增加一些至3%,这是可以讨论方向之一,但这尚未试算,也非既定目标,或不同补充保费项目应有不同的费率或负担比率。医改会表示,补充保费调整须兼顾缴交保费的公平性、量能付费及改善健保财务,健保署应要有精准的试算,再提出更细致的改革计划。

医改会执行长林雅惠说,补充保费调整须兼顾缴交保费的公平性、量能付费及改善健保财务,健保署应有精准试算,再提出更细致的改革计划,如现在薪资上涨速度比不上物价上涨速度,许多民众将股利所得视为薪资收入外的小确幸,当调整补充保费费率后,会有多少人受影响及冲击,及可以挹注健保多少经费等,这都需经精算,健保署应公开相关资料及冲击影响,藉讨论凝聚社会高度共识,避免引发大量民怨反弹。

/*.innity-apps-underlay-ad {z-index: 34 !important; }*/ .innity-apps-underlay-ad ~ .header {z-index: 35;} .innity-apps-underlay-ad ~ .main-content .inline-ads { background: transparent;} #eyeDiv ~ .footer{ position: relative; z-index: 2;} /* sizmek_underlay 投递调整置底 z-index 权重 */ .article-content__abbr__text {display:inline-block;} /* to be remove */

而赖清德总统恩师、成大医院前院长陈志鸿指出,现行单次收取补充保费上限金额为1000万元,应调升至5000万元。石崇良表示,单次收入超过1000万元,缴交补充保费都是依1000万元上限缴计,但现在发现超过1000万元以上未纳入费基计算的金额,相较二代健保上路时已成长3倍以上,收取上限应适时拉高,健保署希望是没有上限,但若兼顾可行性,也应重新计算上限纳入费基计算。

对此,林雅惠说,当初讨论补充保费收取时,多建议收取费用应设有天花板,不应无限上刚,如此才能兼顾收取保费的公平性及合理性,如果要取消,这需要是要立基于更多资料的讨论及研议,以防影响一般民众不仅要交一般保费,更需缴交更多的补充保费。

林雅惠指出,补充保费上路十多年,健保署应已有相关资料,应思考朝向个人总所得的概念,将一般保费及补充保费合一,收取合理的健保费用。健保财务困境除增加财源外,也需要检讨医疗支出部分,因此必须研拟更好的管理措施,如改善论量计酬的方式,以及扩大预防医学及慢性病管理等,以解决健保困境。